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新民学会学员蔡和森的信中说: “罗素在长沙演说,主张共...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新民学会学员蔡和森的信中说:  罗素在长沙演说,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俄国就是个明证,所以我对于中国将来的改造,以为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与方法。材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    )

A.认为俄国革命道路要和中国实际结合     B.主张思想启蒙以唤醒民众

C.认识到劳工阶级取得政权的必要性     D.主张用宪政手段改造中国社会

 

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毛泽东的评价主要是针对罗素的,根据“罗素在长沙……但反对劳农专政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我……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与方法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认识到劳工阶级取得政权的必要性。所以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

A. 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B. 主要由民族矛盾引起

C. 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D.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查看答案

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临时约法》

A. 强烈的反清色彩

B. 缺乏明确反帝要求

C. 明显的限袁倾向

D. 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A. 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 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 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 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查看答案

《中华文明史》记载:“中国的近代化运动很大程度上是由军事所牵动,近代化改革也多从军事改革开始,……但中国的近代化由军事所牵动也有相当的负面作用,当转型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时,……军事体制中那种与生俱来的层次化、制式化、纪律化、统一化又恰恰具有某种反现代的品性,这不能不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影响。”材料的核心观点是(     )

A. 中国近代化开始于对外战争    B. 统治者局限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C. 军事部门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核心    D. 军事改革牵动的近代化转型缓慢

 

查看答案

中国步入世界的进程中,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面作用。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这里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

A. 打击了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B. 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世界潮流

C. 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 激发了汉族士大夫致力于自救变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