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困境特别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管子认为:人君应“视国美(剩余、丰富)不足而御其财物。谷贱则以币予食,布帛贱则以币予衣。”唐朝宰相刘晏也认为:“灾沴之乡,所乏粮耳……(政府)多出菽粟,恣之粜运,散入村闾”。他们共同强调
A. 政府提供补贴以减少农业震荡
B. 国家干预经济以消灭经济危机
C. 调整市场供给以稳定经济
D. 增加粮食生产以弱化市场矛盾
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反映的思想是
A. 农商并重
B. 重农抑商
C. 重商主义
D. 自由主义
明末清初反理学思潮高涨的社会原因是
A. 民间抗清斗争的迫切需要
B. 士人集中总结明亡的教训
C. 理学束缚人性和思想发展
D. 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传播
清朝数次进行撰修全国性地图、地志的工作。康熙《皇舆全览图》和乾隆《乾隆内府舆图》,是我国古代水平最高的实测地图。从康熙到嘉庆前后三次修订《大清一统志》,是我国古代最完善的一部全国地理志。这一做法
A. 有利于全国市场统一 B. 加强了专制国家体制
C. 标志地理测量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 D. 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如图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深刻表明
A. 清代统治者最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
B. 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
C. 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
D. 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塑造
据史载,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下诏“州县以下皆立孔庙”开始,先后出现上千座孔庙。宋代孔庙礼仪进一步升格,宋真宗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使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入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对孔子的纪念亦由弟子的自发活动升格为国家仪式。这表明
A. 儒家思想逐渐发展完善
B. 宋代理学提升了儒学地位
C. 儒学独尊地位开始强化
D. 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