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反映的思想是
A. 农商并重
B. 重农抑商
C. 重商主义
D. 自由主义
明末清初反理学思潮高涨的社会原因是
A. 民间抗清斗争的迫切需要
B. 士人集中总结明亡的教训
C. 理学束缚人性和思想发展
D. 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传播
清朝数次进行撰修全国性地图、地志的工作。康熙《皇舆全览图》和乾隆《乾隆内府舆图》,是我国古代水平最高的实测地图。从康熙到嘉庆前后三次修订《大清一统志》,是我国古代最完善的一部全国地理志。这一做法
A. 有利于全国市场统一 B. 加强了专制国家体制
C. 标志地理测量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 D. 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如图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深刻表明
A. 清代统治者最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
B. 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
C. 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
D. 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塑造
据史载,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下诏“州县以下皆立孔庙”开始,先后出现上千座孔庙。宋代孔庙礼仪进一步升格,宋真宗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使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入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对孔子的纪念亦由弟子的自发活动升格为国家仪式。这表明
A. 儒家思想逐渐发展完善
B. 宋代理学提升了儒学地位
C. 儒学独尊地位开始强化
D. 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加强
《史记•封禅书》记载了远古七十二君王的泰山之行,他们的“旅游”项目繁多,包括祭祀、巡狩、会盟、定大位、刻石记号。这些君王包括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等,特别是帝舜,在此朝会东方诸侯,并向八方遥望,意即照会四方诸侯,而四方诸侯也纷纷登上本方境内的高山,向泰山遥祭,这一行为叫“望秩山川”。这一行为其背后昭示的是
A. 民本仁政观念
B. 天人感应思想
C. “大一统”理念
D. 封建迷信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