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下面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
A. 元朝推行民族融合政策 B. 边疆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C. 元朝进行政治制度创新 D. 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认为古代政府的抑商政策,“名为抑商,实为抑民间之商而重政府之‘商’”。下列最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秦国禁止弃农经商 B.西汉盐铁官营政策
C.唐朝限制商人科举 D.明清御用官窑瓷器
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这反映出科举制
A. 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
B. 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
C. 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
D. 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巩固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材料中“反动”的含义是:
A、宋明理学丧失了统治地位 B、传统儒学已被彻底否定
C、传统儒学遭到了极力批判 D、反对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
下列不属于西汉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是
A. “德体天地者称皇帝,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
B. “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
C.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D. “人之寿命化天之四时,人之喜怒哀乐之答春夏秋冬之类也”
下列图片,反映出中华民族在与“旱”“涝”斗争中形成的智慧成果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