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主张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C.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下图反映了1961--1985年苏联消费品工业投资在国民经济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苏联
A. 国民经济呈稳定的发展趋势
B. 国民消费力受到了长期抑制
C. 国家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D. 国民经济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二战后,德意志民族在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1949-1963)引领下由“战争民族”迅速转变成世界上著名的“商业民族”。德意志民族的这一转变
A. 实现了德意志民族统一 B. 说明德国经济迅速恢复
C. 表明和平成为世界主题 D. 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的《大萧条时代》中提到:“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罗斯福)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但话说回来,爱情毕竟是超越逻辑的。”这反映出“新政”
A. 违背了自由主义的经济理念 B. 整顿金融获得银行家的支持
C. 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 D. 维护了广大劳工的一些权利
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
A.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 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C. 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D. 阶级斗争形势处于僵持的局面
1848年6月,法国所有成年男子都以直接、秘密的投票方式推选自己的代表。1851年,路易·拿破仑·波拿巴通过政变上台后,投票原则上是秘密的,但秘密写票间被撤除,选择“不”或弃权都成为不可能。这一变化可以体现出法国当时
A. 集权统治得到了拥护
B. 代议制被彻底破坏
C. 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
D. 民主化进程的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