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发展于春秋,定型于秦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发展于春秋,定型于秦汉,以后各朝各代历经变化。传统户籍制度是与中国王朝体制相联系的一项基本制度。这种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体现了维护社会治安、教化乡里、规定身份等级、稳定宗族组织、限制人口自由迁徙等诸项社会整合功能。科举考试也往往与户籍联系在一起,考生必须要有籍贯,这是参加科举考试的首要条件。在唐代初期,士人是由户籍所在地举送。宋朝时期,政府有明确的规定,士子只能在本籍应试。此后,科举制与户籍制度的结合渐趋加强,清朝更是按省划分科举名额,并为官籍、商籍等设立科举名额,创立宗室科举制度。为了贯彻分省取士制度,清政府还要求严查考生的户籍。

——摘编自李文芝《明清科举冒籍研究》等

材料二进入20世纪以来,户籍制度及其功能发生重大变化。清政府在参考日本和欧美等国户籍法规的基础上,于1911年初制定了第一部现代法律意义的《户籍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世界通行的户口登记与管理方式来规范的户籍法律,其将“人籍”(记载出生、成婚、死亡等有关人之身份的事项)与“户籍”(记载入籍、除籍等户口变动的事项)分立。1912年《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此条文为民国时期历次宪法所承袭。1915-1927年北洋政府相继颁布了《县治户口编查规则》《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等户籍管理法规。

清末民初制定的户籍法律,将表现欧美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相结合,使户籍有了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的功能,不再单纯是国家管制工具;还规定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诉讼抗告权利,民众不再只是义务载体。新的户籍法律摆脱了过去的人身束缚,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大批农民来到城市,成为第一批城市化的新市民。

——摘编自王海光《中国户籍制度现代化演进路径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早期户籍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1)特点:同封建政治体制相结合;以家庭为本位;社会功能多样;持续时间长;科举制度与之密切结合。 (2)新变化:户籍管理法制化;与国际接轨;突出私权保障,维护公民权利;解除人身束缚;体现人格平等。 原因:商品经济、民族工业的发展;民主政体的建立;欧美户籍制度的影响;民主思想的传播;政府政策调整;社会治理近代化。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国王朝体制相联系”“以家庭为本位”“社会整合功能。科举考试也往往与户籍联系”的信息归纳回答。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颁布了《县治户口编查规则》《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摆脱了过去的人身束缚”的信息分析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农民来到城市,成为了第一批城市化的新市民”,联系所学知识,近代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城市对自由劳动力需求增加,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促使户籍制度的调整;依据材料二“清政府在参考日本和欧美等国的户籍法规的基础上”“使户籍有了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功能……还规定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诉讼抗告权利”归纳出受欧美户籍制度的影响和民主思想的传播的推动,通过材料中多个法律法规的颁布看出政府的政策调整是户籍制度变化的又一重要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中期后,英商将鸦片大量偷运至广州一带,土烟生产在士大夫们“梢分洋烟之利”的口号下也剧增猛长。鸦片烟税是清朝财政的重要来源。民国时期,军阀为扩大地盘,鼓励种植罂粟。南京国民政府登台后,先实行‘寓禁于征”,实质也是征而不禁。1935年,政府推出《六年禁烟计划》分阶段禁烟,但各地阳奉阴违,到中日战起已无暇顾及,日占区更是烟毒重重。据纯计,从l912年至1922年,中国发生大小内战达139次,这些战争多与鸦片有关。罂粟大量种植,造成粮食严重短缺。吸食之人“鸠形鹤面者比比音是”,农民种罂粟,如遇‘烟苗失败,征税加重,穷无所之,典田鬻子”。

——据齐霁《中国共产党禁烟史》等

材料二清末新政时期的禁烟是近代较有成效的禁烟运动。当时,清廷政务处依据《禁烟考成议叙议处章程》,对官员禁烟成绩卓越者加级奖励,失职者降职充罪,并重申“禁吸尤以查禁官员为要义”,对于吸烟积习未改的官员,严加惩处,不稍宽贷,1910年,一些知识分子在北京自发成立了“中国国民禁烟会”,广著论说,扩大禁烟声势,争取各国对中国禁烟运动的声援。政府大力推行替代种种植,即要求种烟农民将罂粟田改种豆麦棉麻等物,以解决生计。利用世界各国谴责英国鸦片政策之机,与英国进行禁烟交涉,限制印度鸦片偷入中国。

——据牛何兰主编《中外禁烟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毒品泛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时期禁烟的特点。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新政及国民政府时期的禁烟运动加以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钱穆《国史新论》:明、清两代考试内容,均重经义,而又以朱子一家言为准。……经义要讲是非,是非转无标准,不得不择定一家言,以为是非之准则。既择定了一家言,则是者是,非者非,既是人人能讲,则录取标准又难定。于是……演变出八股文。其实八股文犹如唐人之律诗。文字必有一定格律,乃见技巧,乃可评工拙,乃可有客观取舍之标准,此亦一种不得已。材料认为明清八股取士

反映了考试制度的发展              易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

有助于选拔创新意识的人才          体现了考试选拔的公平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初,中共实行土地收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分配给农民使用的土地革命政策。后来发现农民担心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不热心土地的生产经营。中共又及时将政策调整为:土地归农民所有,农民可自由支配土地。材料反映中共

A. 改善民生的理念

B. 土地政策经历了由土地公有到私有的转变

C. 以发展农业生产为各项工作的中心

D. 维护了社会主义的原则

 

查看答案

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 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 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 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27-1928年中共党员成份构成变化示意图。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B. 新的革命道路开辟

C. 湖南农民运动高涨

D. 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