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公元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书中详细叙述了中国纸币的形状大小、面值多少、...

公元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书中详细叙述了中国纸币的形状大小、面值多少、市面印刷文字的多少以及兑换的方法。他的这些介绍,使欧洲人知道了中国人的印刷状况。并效法中国印制钞币。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印刷术

A. 加速欧洲社会的转型

B.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

C. 促进欧洲的货币改革

D. 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的印刷术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故选D;13世纪欧洲并没有开始社会转型,排除A;本题与文艺复兴无关,排除B;本题并未涉及货币改革,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任化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小一般原理。王夫之的这一思想

A. 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 颠覆了“理在气先”的思想

D. 倡导了经世致用的学风

 

查看答案

下表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的变化数据表。这一变化

时期

耕地面积

人口

明初

8.5亿亩

6600余万

清前期

10亿亩

4.1亿

 

 

A. 导致了“海禁”政策松动

B. 推动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C. 影响了国家的财收收入

D. 有效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查看答案

北宋时期,张择端措画《清明上河图》、瓦含出现、柳水的词在市井间广泛传唱等现象的出现从本质上说明

A. 城市经济繁荣

B. 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C. 文化的平民化

D.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查看答案

唐代科举分为靠举和制举。常举每年举行考试,应考者有两个来源,一为生徒,即由各级各类学校保送者;二为乡贡,即经州县考试选拔的自学者。制举是为了搜罗非常人才而临时设置的考试,一般士人和官吏都可应考,录取者优于官职或提升。这说明唐代科举制

A. 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

B. 打击了贵族特权

C. 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差异

D. 扩大了统治基础

 

查看答案

《史记•平准书》:“(汉兴)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馀业以稽(等待)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针对这一状况,汉初期统治者

A. 实行休养生息

B. 废除秦朝货币

C. 采取抑商政策

D. 鼓励发展农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