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 吸收了佛教...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 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 正统的孔孟学说

C. 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 儒家学说与权术

 

C 【解析】董仲舒的思想“儒术”, 已经非纯正的孔孟学说,被改造、发展了。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引入阴阳五行理论,杂以法家、道家某些思想成分,发展为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新儒学,故C项正确;A是理学思想;B中正统不符合董仲舒思想内涵;D中权术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老大身上有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A. 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

B. 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

C. 韩非子”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

D. 荀子”人之性恶“的儒家思想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查看答案

列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其各自的主要思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转自【历史风云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

(3)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胆小怕事),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

材料二(李斯上奏)“非秦纪皆烧之,……天下敢藏有《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今非古者族……”书者弃市;以今非古者族……

——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董仲舒建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对策》

材料四言论一:“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

言论二:“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孔子当时是怎样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的?

(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待孔子学说(儒家)的态度各是什么?当代史学家冯天瑜称董仲舒为当时的“群儒之首”董仲舒对儒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3)指出材料四中言论一、二各是谁的观点,并概括各自的核心思想。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长盛不衰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