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雅克·巴尔赞在《从黎明到衰落》中写道:“(在欧洲)16世纪有关《圣经》理论的文章...

雅克·巴尔赞在《从黎明到衰落》中写道:“(在欧洲)16世纪有关《圣经》理论的文章以及彼此攻讦的文章不再完全用拉丁文来写作,专供僧侣阅读了,而是开始使用比较流行的方言,通过新生的大众传媒手段向民众宣传推广各种

想。”这种行为

A. 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B. 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C. 摧毁了教会思想专制

D. 有利于培育国家民族意识

 

D 【解析】材料主要是说这种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宗教对人们的影响,而不是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涉及到用大众传媒来传播各种思想,尽管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但没有涉及到与文艺复兴思想内容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确实对教会的思想专制起到一定的打击作用,并没有摧毁,宗教仍然控制着人们的思想,故C项错误。用比较流行的方言来宣传思想,有利于促进不同地区方言的发展,在方言的基础之上就逐渐形成了地区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所以,用行为有利于培育国家意识,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魯国,魯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魯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对得住先祖?于是,齐君下令退兵。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

A. 盟约对各诸侯的政治约束

B. 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

C.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制

D. 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

 

查看答案

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南京条约》

A. 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

B. 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C. 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

D. 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

 

查看答案

无论是晋代谢氏的家训,还是明清时《朱子格言》处世治家的劝诫,亦或是曾国藩的“八本”“八字”的训导,都不外乎如修身、敬长、勤俭、戒奢、睦里、重教等行为规范,或忠君爱国、孝悌友爱、团结睦邻、奉公守法等约束。这表明“家训”的主旨是

A. 强化血缘纽带,维护宗族特权

B. 规范家族行为,追求政治平等

C. 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

D. 凝聚家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

 

查看答案

1787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铸造货币;发行纸币……”1792年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这两项规定的核心是

A. 协调了中央和地方间的关系    B. 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

C. 中央与地方间分权制衡    D. 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对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70年代的世界格局状态,在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当时的绝大多数政治家和学者都认为是一种凝固的“两极格局”,以意识形态为标志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力量是其基本构成元素。但在毛泽东的视域下,这一时期的世界格局基本由四类国家决定,即美帝国主义国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英、法、日、德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广大亚、非、拉等经济落后国家。这四类国家在不同时期分化组合成不同的力量集团,从而构成了世界格局变动的图景。

——李敏伦《毛泽东视域下的二战后世界格局转换及其外交应对》

材料二1957年,苏联发射了多极洲际弹道火箭,人造地球卫星上天。1959年,火箭到达月球;次年,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在这种形势下,前苏联领导人的思想和对外政策发生了质的变化,强烈要求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从此,苏美对抗由革命与反革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和平与战争的较量,演变为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苏联于1968年武装占领社会主义国家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挑起苏中边界武装冲突,企图以武力占领中国领土珍宝岛,继而又支持古巴入侵安哥拉,指使越南入侵柬埔寨,促使印度肢解巴基斯坦。

——摘编自周启先《二战结束后的国际局势及中国的外交政策之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对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世界格局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世界格局发生变动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关系的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美苏关系变化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