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恩格斯说,巴尔扎克“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恩格斯说,巴尔扎克“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材料2:列宁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中说:“他一方面是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插图,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地信仰基督的地主。”

请回答:

①恩格斯为什么如此评论巴尔扎克?

②列宁为什么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举例说明)

③从恩格斯和列宁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两位作家作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①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②《安娜·卡列尼娜》反映了俄国社会大动荡,《战争与和平》通过1812年卫国战争,把众多人物与事件组织到一起,描写了俄罗斯社会的整整一个时代。 ③都是现实主义作品,都反映了各自国家的整整一个时代的历史。 【解析】本题考查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的作品风格,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所学可知,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因此恩格斯给予巴尔扎克很高评价。 (2)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应当联系所学,从托尔斯泰的作品如《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对俄国当时社会状况的描写来说明。 (3)联系所学可知,两位作家的作品都是现实主义风格,都是对各自国家整整一个时代的历史的反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两夫妻吵架,妻子骂丈夫吝啬,是典型的“葛朗台”。塑造“葛朗台”这一文学形象的作者是:

A. 雪莱    B. 雨果    C. 拜伦    D. 巴尔扎克

 

查看答案

高二某班的表演中,有位同学正在表演高老头,此主人公来源于下列作品:

A. 《西风颂》    B. 《人间喜剧》    C. 《巴黎圣母院》    D.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查看答案

亚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

A. 托尔斯泰

B. 普希金

C. 果戈里

D. 泰戈尔

 

查看答案

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出现在欧美并开始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是:

A. 古典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当代主义    D. 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德国某诗人的诗不时地在现实与幻想的梦境间跳跃,幻想与现实如水乳交融,折射出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这部作品是:

A. 《西风颂》    B. 《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    C. 《悲惨世界》    D.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