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德国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的程度严重...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德国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的程度严重,同时容克责族势力过于强盛,这些极具侵略扩张性的权势集团责助了纳粹分子,促成了希特勒上台执政并在战争中给予纳粹政权不建余力的支持。西方盟国占领西部德国后,他们拆除德国具有军事潜力的工业设施,这仍然是传统的消极的解决德国问题的方法;打破德国纳粹时期自给自足的封闭的经济体系,使德国经济重新回到世界经济体系中来,与前者相比,这显然是较为积极的建设性的手段;废除卡特尔、辛迪加、康采恩和托拉斯等垄断组织,在这一方面,西方盟国甚至在重工业领域还进行了社会化和职工参与共决的有益尝试;鼓励和帮助西占区建立独主工会,希望工会成为一支促进经济民主和社会稳定的独立力量,抑制权势集团.

——摘编自张沛《凤凰涅架——德国西占区民主化改造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西方盟国改革德国经济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经济改革的积极影响。

 

(1)特点:既注重传统手段的使用,又采用建设性手段;在某些领域中进行相关尝试;注重对权势集团进行限制。 (2)积极影响:有利于消除德国发动战争的物质基础,维护战后欧洲和平和世界和平;有利于德国融入世界经济,推动战后欧洲经济的一体化;有利于德国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稳定。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这仍然是传统的消极的解决德国问题的方法……这显然是较为积极的建设性的手段;废除卡特尔、辛迪加、康采恩和托拉斯等垄断组织……抑制权势集团”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既注重传统手段又采用建设性手段;在某些领域中进行相关尝试;注重对权势集团进行限制等方面指出西方盟国改革德国经济的特点。 (2)本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消除德国发动战争的物质基础、维护战后欧洲和平和世界和平、德国融入世界经济、推动战后欧洲经济的一体化、德国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分析德国经济改革的积极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以下材料,从中提取两项有关汉、唐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唐朝灌溉工程数量简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绅士一般从贡生和举人及其以上功名、学品、学衔当中选拔,但这些人也未必

都能得到任命;还有通过捐纳获得了虚职而实际没有任用的;曾经做过官,有的离休退职或罢官的等等。整个绅士阶层可分为上下层。上层绅士由学衔或官衔较高的绅士组成,而下层绅士主要包括学衔较低或通过捐纳获得较低功名的绅士。绅士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是居于领导地位的社会集团,绅士通常被看做能与地方官员平起平坐。他们的特权主要体现在礼仪、法律、经济三个方面。

——摘编自张仲礼《中国绅士研究》

材料二

近代绅士集团的转型,最初表现为绅与商的交叉渗透。绅商的互渗现象又经历了一个商对绅的渗透,绅向商的转化的变动过程。在这一变动过程中,社会价值定向由传统的绅士集团转向了近代的商人阶层。甲午战争以后,伴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逆向渗透”迅速地被“顺向渗透”所取代。绅士阶层在“救亡图存”的民族精神感召下和“商战”思潮的导引下,相率“弃士经商”。传统的“功名”身份已失去了原有的强大吸引力,绅士们热心于经营商务,寻找新的出路。一时秀才工厂、生员公司林林而立。“绅士”以其特有的社会地位投资于近代企业,借助于“通官商之邮”的特殊地位,很快成为“既贵且富”的重要社会势力。

——摘编自王先明《近代中国绅士集团转型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绅士阶层的构成并分析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绅士集团转型的表现及其影响。

 

查看答案

1921年5月,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同官僚主义和拖拉主义作斗争;10月,列宁在全俄政治教育委员会上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经济管理形式的战略退却;12月又明确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这说明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存在反复和不确定性

B. 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有多维阐述

C.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个人主观意志的产物

D. 新经济政策造成了苏俄内部的思想混乱

 

查看答案

唐代《水部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中央制定的水利法,其中规定:“著灌溉大渠,有水下地高者,不得当渠造堰,听于上流势高之处,为斗门引取。”“凡浇田,皆仰预知顷亩,依次取用,水遍即令闭塞,务使均善,不得偏并。”这实质上表明唐代

A. 重视上下游水资源的使用

B. 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C. 形成了体系完善的水利网

D. 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查看答案

1986年,法国哲学家雷吉斯·德布雷说:“摇滚乐、影像、蓝色牛仔裤、快餐、新闻网络与电视卫星所蕴藏的力量,比整个苏联红军的力量都大”。这主要体现了

A. 苏联在社会生活等领域落后于美国

B. 科学技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融

C. 苏联难以抵挡美国的渗透面临解体

D. 文化的影响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