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初,在中国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00文。19世纪20年代,每两白银可兑换铜...

19世纪初,在中国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00文。19世纪20年代,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200文。到道光19年(1839年)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600文。上述现象出现是因为

A. 实行闭关锁国,经济发展落后于世界

B. 农耕经济发达,对铜钱的需求量增大

C. 中国被迫开埠,棉纺织品大量输入

D. 鸦片大量走私,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银是世界上通用的硬通货币,白银外流导致我国实际支付能力降低,购买力降低,因而导致白银与铜钱的兑换比率发生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前夕,鸦片大量走私,中国对外贸易出现“出超”现象,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故D项正确;闭关锁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白银外流,故A错误;农耕经济发达与铜钱的需求量增大没有必然联系,故B错误;中国被迫开埠是在鸦片战争后,故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这些报刊中,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有专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这时期报刊的突出特点是

A. 提倡民主与科学    B. 服务实体经济

C. 内容丰富,贴近民众    D. 注重舆情监督,通达社情民意

 

查看答案

下列表格是甲、乙两位同学对农民阶级与近代中国革命的探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正确,结论合理

B. 乙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不正确,结论不合理

C. 两位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都不准确,结论都不合理

D. 两位同学的推论都合理,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时代

 

查看答案

东汉章帝初年,“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决事比,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在以后的复仇判决时,地方官吏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减免其死刑。汉代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A. 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

B. 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C. 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活

D. 司法程序已日渐完备

 

查看答案

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 刺史权利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 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 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查看答案

《汉书》记载:“(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材料反映出西汉(    )

A. 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 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 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