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家蔡元培“兼收并包”的实质是 A. 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大学里...

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家蔡元培“兼收并包”的实质是

A. 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

B. 推动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均衡发展

C. 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

D. 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新文化运动前,北京大学缺乏学术研究的空气;新文化运动期间,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主张“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目的是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实质上是让新思想在北大得以传播,让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故A项正确;BCD项不是实质。所以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而是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欧美为何可能,而在中国又为什么屡屡失败。先是戊戌,紧接着是辛亥,这种悲剧的一再重演,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呢?”据此推断,“探索”的结果是他们

A. 进行了洋务运动

B. 发动了二次革命

C. 开展了新文化运动

D. 掀起了五四运动

 

查看答案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发布的《通令尊崇孔圣文》中指出:“天生孔子为万世师表……所谓反之人心而安,放之四海而皆准者。”这表明其根本目的是

A. 压制民主科学思想    B. 恢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D. 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

 

查看答案

19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中国人在诗文中将西方人称为。过了二三十年,这些人的诗文再版发行时,都改为了。这个变化反映了(      )

A.中国社会普遍接受了西方文化中的平等观念

B.中国知识界已经意识到了西方对中国的优势

C.西学通过洋务运动已成中国思想界主流

D.中西之间已经实现了相互的尊重与和平共处

 

查看答案

郑观应《盛世危言》中有:“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此段材料反映了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B. 中学西渐

C. 师夷长技以制夷    D. 既要学习西方工商科技,更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中国人

A. 开始开眼看世界

B. 坚持“中体西用”

C. 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 关注西方科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