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通判

③御史台

④军机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解析】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主管秘书兼管监察;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刺史制度,刺史“位卑权重”,可以监督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宋元:北宋在地方上设通判,用以牵制监督知州;元朝在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清朝军机处为辅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机构,不属于监察机关,因此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时下热议的“异地高考”改革,折射出的是对教育公平的呼唤。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没有世袭等级,没有财富和权力,不主张任人唯亲,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通过考试选拔具有公平性。”这一制度指的是

A. 世袭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查看答案

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B. 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 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 中央对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查看答案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 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 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 皇权不断加强

 

查看答案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利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 君主专制被颠覆

B.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 君权至上的后果

D. 君主权利受到制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正是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本身葬送了大秦帝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皇权高度集中导致暴政加速覆亡

B. 争夺皇位的战争瓦解了大秦政权

C. 朝议制度未能制约皇帝独断专行

D. 皇帝制度超越了社会的发展水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