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中原6处大型聚落遗址作为主要参照点,证实“多元起源的文明火...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中原6处大型聚落遗址作为主要参照点,证实“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已汇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这一时期,构成中华文明母体的内涵之一是

A.周王权力高度集中

B.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C.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D.早期政治制度开始萌发

 

D 【解析】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基本上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和夏商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故D项正确。周王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A项错误;B项出现在秦朝,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罗马法

某学生学习“罗马法体系”一课后,产生了疑问:古罗马的奴隶是否确如书上所说,被“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为此,他查找了资料,并撰写了如下读书笔记:

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1】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2】表明当时即已存在释奴现象。

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3】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有古罗马大法学家就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4】由此看来,……

资料来源:

【1】《罗马法词典》

【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

【3】《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

【4】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

(1)上述“资料来源”中,哪些为一手史料,哪些为二手史料?

(2)在笔记的第一段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哪些是该学生的评价?

(3)请你帮助这名学生解释罗马帝国释奴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材料二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

口总数

雅典公

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

形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怠慢神和蛊惑青年

材料三 到罗马帝国时代……对民众来说,除敬拜顺服皇帝外,更重要的是顺从帝国的法律。按照法律,所有帝国公民在统一的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它们于公元533年,根据查士丁尼的指令汇集成书。在它的“摘要”中说道:释放奴隶也列入列国通法。释放是从手中释放,即给予自由。……世人天生是自由的,没有天生的奴隶。

——以上材料均摘自李伯庚《欧洲文化史》

(1)材料一所示的政治文明成果的意义是什么?

(2)据材料二归纳指出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

(3)据材料三概括罗马法所蕴含的法律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查看答案

英国法系和大陆法系各具特色,并行于当今世界。英美法系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体系庞杂而不系统。据此推断,全面继承古代罗马法的大陆法系

A.强调法律的系统化、法典化         B.不存在体系化的民法典

C.传播及使用范围小于英美法系        D.法官对法律发展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

古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同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这一规定

A.违背了法律的规范性原则         B.说明了罗马法历来重视司法程序

C.反映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相一致

 

查看答案

罗马法嫁资制度规定:“既不能忽略对处于相对强势地位者——妻子的父亲、丈夫的权益的保护,又须侧重保护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妇女的权益。”这一规定体现了罗马法

A.注重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B.强调对男女平等的追求

C.优先保护妇女的权益          D.蕴含着公平正义的理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