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1年,列宁说到:“我们苏维埃政权和共产党已经实行了多么急遽的转变,采取了一...

1921年,列宁说到:“我们苏维埃政权和共产党已经实行了多么急遽的转变,采取了一种被叫作‘新的’经济政策,所谓新,是对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而言。可是实质上,它比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有着更多的旧东西。”材料中的“旧东西”实质是指

A. 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 国民经济退回到私有制

C.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D. 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控制

 

C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21年”得知,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实行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标志着新经济政策的实行,题目中问的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而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只是措施和表象,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允许商品经济发展,故B项错误;允许商品经济发展即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故C项正确;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只是前提,不是实质,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99年8月上旬,伊夫?马穆发表文章认为,研究美国现代经济的的人中存在“一个阵营包括一些企业的经济学家、市场理论家、政治家、专业记者人士。他们认为, 信息技术在家庭、工业、行政部门到服务业的大规模的应用,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导致经济和经济理论发生彻底的改变。”这一阵营的人士认为美国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

A. 国家对经济干预    B. 福利政策的实施

C. “新经济”的出现    D. 生产效率的提高

 

查看答案

1929~1933年间,美国不少著名文化人被卷入赤贫人群,《愤怒的葡萄》的作者约翰·斯坦贝克连一块肥皂都买不起,只好使用猪油加草木灰和盐做肥皂洗衣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美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B. 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C. 资本家的残酷剥削    D. 生产绝对过剩导致危机

 

查看答案

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判标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康熙

材料二“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由今观之,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之时代矣。如是则中国民族必无汉唐之发展昌大而同化南方之种族也。及我民族同化力强固之后,虽一亡于蒙古,而蒙古为我所同化;再亡于满洲,而满洲亦为我所同化。其初能保存孳大此同化之力,不为北狄之侵凌夭折者,长城之功为不少也。”

﹣﹣孙中山

(1)根据材料一分析康熙帝不修长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康熙帝处理与蒙古族关系、解决北方边疆问题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对秦始皇修筑长城的评价,并结合时代背景回答孙中山作此评价的目的。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03年清政府设立了专司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的国家机构——商部。……之后,又颁布了公司法(1903年)和破产法(1906年),各大城市相继成立商会,而且清政府还调节官商关系,制定商律,抑制官吏勒索商人的陋习,宣布奖商保商。商部成立两周后,即奏定《奖励华商公司章程》,根据商人集股多少,分别给予不同品级的顶戴或顾问官、顾问议员等荣誉称号。而且为劝诱封建家族转移投资方向,还规定如有世家巨族出资凑集公司办有成效者,奏明请旨给奖。

商部的设立和勋商章程的颁布,不能不说是商人地位根本上的改变,“士商平等”才真正从事实上确立了起来。商人受到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且他们的作用也愈来愈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摘编自张步先《论晚清新政时期的重商主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中的重商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新政中重商的社会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大学),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

张謇对社会教育也比较重视,1905年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苑(馆)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更俗剧场、伶工学社、盲哑学校等。更俗剧场是新式建筑,舞台上除演员别无闲杂人员出现,台下禁止吐瓜子壳和乱扔果皮,确实起来移风易俗作用。

﹣﹣《中国近代工商人物志》第一册

材料二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有纱绽(应为“锭”)二百万枚,较诸欧美各国人口与纱绽之比例,我国现有之纱绽,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

﹣﹣荣宗敬《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

材料三归根到底,在近代中国决定和承担近代化任务的主要载体都是中国的资产阶级。

﹣﹣林家有《孙中山的革命观﹣﹣兼论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2)据材料二,指出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这反映了中国当时流行的什么思潮?

(3)运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