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有学者指出:不同文化的对比与交流,同时也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比较过程。一种文化...

近代有学者指出:不同文化的对比与交流,同时也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比较过程。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其内在的逻辑在于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这就是西学东渐的内在逻辑。在这里作者强调

A. 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性    B. 真善美的文化具有优越性

C. 西学东渐具有必然性    D. 西学东渐具有渐进性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向西方学习。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意在强调西学东渐需要一个过程,具有渐进性的特点,这也是材料的主旨,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强调西学东渐具有渐进性而非真善美的文化具有优越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作者强调西学东渐具有渐进性而非必然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名师点睛】回答本题时要具有高度的发散思维能力,全面准确的把握材料内容,然后再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本题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层次较高,突破了以往试题的考查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思维活跃,灵活而机动的利用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摘编自《清代外债史论》,据该表可知

 

借款次数

总额

经建借款额及占

总额百分比

铁路借款额及占经建借款额百分比

晚淸政府

208

13.1亿两(白银)

3.7亿两;28.2%

2.8亿两;76%

北京政府

646

15.7亿元(银元)

4.5亿元;28.6%

3.2亿元;71%

南京政府

108

45.0亿元(银元)

6.0亿元;13.3%

2.2亿元;37%

 

 

A. 经济建设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    B.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

C. 近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铁路建设    D. 政治民主运动推动经济独立发展

 

查看答案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 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B. 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 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D. 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查看答案

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说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

A. 体现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    B. 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    D. 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

A. 秦汉时期    B. 魏晋时期    C. 唐宋时期    D. 明淸时期

 

查看答案

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

A. 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    B. 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

C. 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    D. 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