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21日,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宣布成立,其人员组成情况如下表。
类别 | 副总理 | 政务院领导成员 | 政务院下属机构正副职 |
总人数 | 4人 | 21人 | 109人 |
民主人士 | 2人 | 11人 | 49人(其中15人为正职) |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没有民主党派的参与就不能建立新中国
B. 体现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C. 反映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
D. 体现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推行
20世纪40年代末,国统区教科书提到“英美以联合国通牒迫令日本无条件投降”;根据地教科书则指出“虽英美联合亦不能取胜于日本,最后苏联参战,才将日寇击败。”材料说明当时国共两党
A.都认为抗战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都强调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贡献
C.意识形态随国际形势变动呈现对立
D.寄希望于世界强国继续关注中国事物
日本防卫厅战史室著《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提到:“这样,在1940年6月中旬以后约一个月的期间,曾经是事变行将解决,日中两国最接近的一刹那,中共察觉到日中进行和谈的危机,突然发动了‘百团大战’。蒋介石不得不将对日妥协的行动停相下来……8月下旬,日本首相近卫又写了亲笔信建议继续会谈,遭到蒋方拒绝。”这段材料
A.说明百团大战是中华民族抗战的转折点
B.凸显了百团大战在中华民族抗战全局中的意义
C.强调共产党敌后战场是全民族抗日的主战场
D.表明共产党领导军民在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
20世纪初,一份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文中“维新党”的代表人物是
A.慈禧
B.孙中山
C.李鸿章
D.康有为
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曾写道:“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着宗教而摆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材料中的斗争是指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北伐战争
明朝《大诰》中规定:凡官吏违旨扰民,或相互勾结,陷害良民者,民众可“连名赴京状奏”,甚至可将害民官吏“绑缚赴京”。各地官府对于因之赴京状告者不得阻拦,否则官吏将受“族诛”。此规定的直接作用是( )
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利于规范官员行为
C.预防地方割据出现 D.完善官员监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