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该言论

A主张格物致知

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C强调“心外无理”

D否定儒学正统地位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的信息“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可以看出该言论主张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内心的反省,所以可以判断这属于心学。只有C项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所以本题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心学的思想主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末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写道:前汉武、宣之间,经学大昌……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由材料可知前汉武、宣年间

A. 儒者治经学重在阐发义理    B. 儒学获得了独尊的地位

C. 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    D. 仅以儒学为据选拔人才

 

查看答案

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

A.反对变法革新

B.主张民主政治

C.维护君主权威

D.强调知识和道德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耶律楚材,字晋卿,契丹皇族子孙。他从小开始就博览群书,历法、医学,无不精通,特别是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更是浸入血脉。耶律楚材曾辅佐成吉思汗十年直到他去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窝阔台被指定为继承人,在登基典礼上,耶律楚材先说服了窝阔台的哥哥察合台要对天子行跪拜礼.于是,蒙古王族和各级长官也向大汗窝阔台下跪。蒙古国从此开始接受了汉式跪拜礼,明确了君臣之分。耶律楚材也被重用为相。当时的蒙古贵胄认为汉人汉地没什么用,不如把汉人赶尽杀绝,将汉地改成牧场。耶律楚材则认为“天下虽马上得之,不可以马上治”,应该用汉人之法集四海之富。于是他主持设立了10路征收课税所,一年之后,收上来的税赋使得窝阔台大喜过望,获许了耶律楚材以汉法治汉地的方针。其后,耶律楚材又主持科举,聚集4300多名儒生参加考试,恢复尊孔等,准备实现建构以汉法为主体,以“大一统”为主旨的封建王朝。但耶律楚材没来得及培育这些人才。由于他的做法触犯了其他蒙古贵族的利益,他成为众矢之的。1241年冬,窝阔台去世,乃马真皇后专政,耶律楚材逐渐失去了权势,乃至愤郁至死。据史载,耶律楚材死的时候,蒙古人哭得如失去了自己的亲戚,天下士大夫也莫不哭泣。他所创立的规章奠定了有元一代的制度,但直到忽必烈时期才得以真正实现。

——摘编自王筱芸《千古名相耶律楚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耶律楚材被重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耶律楚材的政治活动。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个国家外交方针的制定与其民族性格有着重要的关系,而民族性格的形成则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养成的。苏联虽然是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未能割断与其前身俄国的深厚联系,其外交政策的制定与俄国在很多地方几乎是一脉相承。当然,《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与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关系的变化也密切相关。

20世纪30年代,为了对付世界头号公敌——法西斯,1932年至l937年间,苏联先后同英法美等1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与邻近国家及相关国家签订了16个友好互助条约,1934年9月苏联还加入了国际联盟。然而现实却给苏联泼了一头冷水。1935年10月墨索里尼对埃塞俄比亚发动侵略战争,国联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制裁。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使苏联终于认清了实质:英法的目标在于祸水东引。而此时希特勒却向苏联伸出了橄榄枝。1939年l月12日,希特勒会见了苏联驻柏林全权代表,并在此后的至三月间的讲话中删去了攻击苏联的内容。同时表示愿意恢复1938年3月中断的关于提供2亿贷款及其他优惠条件的双边谈判。

虽然对于希特勒的野心斯大林早已烂熟于心,但是苏联与当时欧洲工业最发达的德国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再三权衡利弊,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秘密签订《苏德互不俊侵犯条约》。

——摘编自孙红旗《苏联与绥靖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O世纪3O年代国际关系的特征。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梁启超认为“清学是对宋学的一大反动”。他认为,明代学术崇尚心性义理,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学者们开始反时这种治学方法,而向考据实证方面发展。他举了启蒙期的代表人物顾炎武、胡渭、阎若璩来证明其砚点。顾炎武倡导“‘舍经学无理学’之说,教学者摆脱宋明羁勒,直接反求于古经。而若璩辨伪经,唤起‘求真’观念;渭攻‘河洛’《二程之说》,扫架空说之根据;于是清学之规模立焉”。

——摘编自夏联委《梁启超与钱穆对清代学术不同认识之初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梁启超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立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