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嬴秦以降,虽盛衰分合不常,然汉、唐、宋、明之外患,...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嬴秦以降,虽盛衰分合不常,然汉、唐、宋、明之外患,不过曰匈奴,曰突厥、曰回讫、吐番、曰契丹、蒙古,总之不离西北塞外诸部而已,降及今日,泰西诸国以器数之学,勃兴海外,履垓埏若户庭,御风霆如指臂,环大地九万里,罔不通使互市。虽以尧舜当之,终不能闭关独治。而今之去秦汉也,亦二千年。于是华夷隔绝之天下,一变为中外联属之天下。夫自群圣人经营数千年以至唐虞,自唐虞积二千年以至秦始皇,自始皇积二千年以至于今,故曰不过万年也,而世变已若是矣。

材料二

中国与各国立约,所急欲删改者,惟一国倘有利益之事,各国一体均沾之语,最不合西洋公法。缘有时乙国以事求于甲国,而蒙允许,丙国亦欲同沾利益。其实交际情形并不相同,无益于丙国,而徒有损于甲国也。凡遇交涉,异邦客商,一切章程,均由各国主权自定。实于公法吻合,彼虽狡悍,亦可以理折之也。

材料三

处此时代,苟用平民主义,致令国内纷乱,势必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何能自立图存?惟国家主义盛行,则上下一心,遐迩一体,国人皆互相团结,壮其合群之魄力,发其爱国之精神,然后众志成城,急公仇而缓私仇,先国家而后家事,其国未有不盛,其种未有不倡者也。故欲致和平之幸福,为伟大之国民,必自尊重国家主义始。

1根据材料一,概括自秦至鸦片战争后“天下观”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晴思想意识变化的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国家主义”思想。

 

(1)变化:由华夷隔绝、天朝上国到国门开放、中外联系。 (2)背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西方先进思想传入,西学东渐,先进中国人思想意识觉醒,探索救亡图存道路。 (3)评析:“国家主义”思想针对国家遭受外来入侵,国民的国家意识的淡薄。适应了当时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能激发更多国人团结起来反抗帝国主义(增强民族凝聚力);但此时的清政府已经沦为帝国主义的傀儡,强调“国家主义”,忽视了国家与政权的区别,体现了思想局限性(很容易像义和团运动那样遭受中外反动联合绞杀)。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问,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归纳信息的能力,考查的是晚晴思想意识变化的背景,学生从材料中“终不能闭关独治。而今之去秦汉也,亦二千年。于是华夷隔绝之天下,一变为中外联属之天下”到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与外国联系加强; (2)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归纳信息的能力,本题考查晚晴思想意识变化的背景,学生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民族危机加深、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西方先进思想传入,西学东渐,先进中国人思想意识觉醒,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等方面进行阐述即可; (3)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归纳信息的能力,本题要求学生对“国家主义”进行评价,学生可以从该思想产生背景、影响等角度进行阐述即可。如此时的清政府已经沦为帝国主义的傀儡,强调“国家主义”,忽视了国家与政权的区别,体现了思想局限性的角度回答。 考点:近代中国政治•列强侵华战争•鸦片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指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圉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该学者认为

A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B.大国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

C.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

D.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加大

 

查看答案

“耐克逊”nexum是《十二表法》中用来表示“契约”的用语,它的本意是“伴有铜片和衡具的交易行为”,它的形式要求十分严格,不仅要求交易当事人亲白到场,说出规定的套语,履行铜片的交付手续,而且还要有五位证人和一位司称到场作证,此时交易方为有效。“耐克逊”表明罗马法

A注重建立公正诚信的商业秩序

B.本质目的在于维护奴隶主利益

C.对民事行为有严格的形式要求

D.严格禁止公民的私下交易行为

 

查看答案

1932年末,胡佛的最后一次竞选演说:“我们的对手们……现在提出,要进行变革和实行所谓的新政,那将会摧毁美国制度的基础。……你若将政府控制权扩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那就不可能不在某些方面使它也成为人们的灵魂和思想的控制者。”这一论断

A客观地评价新政的负面影响

B.与新政实施情况完全相符

C.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主张扩大联邦政府的权力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末,满清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这表明作者

A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

B.已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

C.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民主

D.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

 

查看答案

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康德在46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据此可见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A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

B.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

C.偏离了文艺复兴的轨道

D.开启近代思想解放序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