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英国棉制品在英国本土直接与印度棉制品进行了竞争,完全击败了其印度对手。英国人还...

“英国棉制品在英国本土直接与印度棉制品进行了竞争,完全击败了其印度对手。英国人还把其产品输出到地中海。1820年到1860年间,英国棉纺织品在世界其余地区的销售量持续上升。其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1760年的200万磅,剧增到1850年的不下366亿磅!”材料中英国棉制品数量急剧增长主要得益于

A棉纺织领域机器发明的使用

B.英国已取得了世界殖民霸权

C.交通运输革新拓宽产品销路

D.英国纺织工厂工人数量增加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1820年到1860年间,英国棉纺织品在世界其余地区的销售量持续上升。其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1760年的200万磅,剧增到1850年的不下3.66亿磅”的信息可以推断是工业革命使用机器生产的结果,故A项正确。B是18世纪中期;C不是主要因素;D是从属于A项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诶市场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名师点睛】在高考复习中,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要突出“市场”概念,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线索,串起整个专题的内容,明确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而掌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的过程。二要注意总结规律,如工业革命的原因可从资本、劳动力、市场等角度分析,通过知识迁移了解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条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仁”的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但汉代太学没有将其作为教材,当时的经书指《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在唐代才跻身经书之列。这说明

A孔子的地位在唐代才最终确立

B.唐代实行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

C.“仁”不是汉代主流思想的核心

D.儒家思想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查看答案

明英宗时期开始规定,南方直隶、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六布政赋税中,一部分米麦实行纳银征收的方式。成、弘年间,白银已是江南地区的通用货币了。明末钱庄已成为独立的经营组织,不仅经营兑换还办理放款。此外,若干小规模兑钱铺和钱米铺在农村相当活跃。上述材料表明

A货币经济已占据主要地位

B.政府财政收入大大增加

C.白银已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D.国家的税收以货币为主

 

查看答案

古代妇女称自己的丈夫为“相公”。顾炎武《日知录》记载:“前代拜相者必封公,故称之曰相公。”相为官,公为爵。显赫的权力与高贵的地位同时彰显。这从政治角度反映了

A中国古代相权的至高无上

B.中国古代对封官晋爵理想生活的向往

C.中国古代受贵族政治影响深远

D.中国古代对权力的崇拜和迷恋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晚清政府为筹措军费开设了厘金局。厘金就是过路费和交易税。“近来内地局、卡林立,往往数十里之遥,其间多至数卡……过一卡有一卡之厘。经一卡抽一卡之厘”。各省厘局,但有厘局之名,实则抽分抽钱,有加无己。凡水陆通衢以及乡村小径,皆设奉完抽厘旗号,所有行商坐贾,于发货之地抽之,卖货之地又抽之,以货易钱之时,以钱换银之时又抽之。资本微末之店铺,肩挑步担之生涯,或行人之携带盘缠,女眷之随身包裹,无不留难搜括。”官员在征收过程中,随意勒索,如山东高达20%,而其他省份也在5%甚至10%之上。

诚如时人所云:“中货有厘金,而洋货全无之,于是洋货之价日贱,中货之价日昂,价贱则购用日多,价昂则销售日少”。广东三水、佛山等地本是手工业发达的地区,“工艺之目,成萃于此”,但“军兴以来,创设厘税,遇卡抽验,勒索万状。自三水设厘卡,而市面为墟矣。佛山一埠,而百行亏折矣”。

——摘编自张宏《关于近代中国厘金制度的思考》等

(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厘金制度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厘金制度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学热”的出现,是由于“中华民族复兴”的问题引起的,而民族的复兴必须由民族文化的复兴来支撑,因此在对过去的盲目“反传统”的反思中考虑到如何传承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文化,并使之在新时代得到更新。有鉴于当前对自然界的无序破坏,一批中国学者提出儒学中的“天人合一”学说可以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中国儒家“天人合一”的学说和“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提出的“‘人和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论很相近。有鉴于孔子和孔子思想在一百多年来受到的歪曲和诋毁,有见识的中国学者认为,要复兴中国文化传统,就必须恢复孔子和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人为地割断自身民族文化的民族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儒家的“仁爱”精神不正与“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提倡“第二次启蒙”的“关心他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吗?这很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在“前现代”的思想宝库中确实包含着若干人类社会“普遍价值”的思想资源,并对克服“现代性”可能发生的弊病起消解作用。

——汤一介《中国的启蒙》

评材料中关于“中华民族复兴”与“国学”关系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