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一战结束后,在巴黎和会中,通过了建立国际...

【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一战结束后,在巴黎和会中,通过了建立国际联盟的草案,并在英法两国的操纵下,决定成立以威尔逊为首的起草委员会来草拟《国际联盟盟约》,准备筹组国联。1920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但是,在是否参加国际联盟的问题上,美国各界看法不一。1920年3月由共和党多数控制的美国参议院拒绝了对《凡尔赛和约》的批准,其主要理由是国际联盟盟约构成了《凡尔赛和约》的一部分,美国不能接受超国家的力量的控制。这反映了当时美国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的一种担心,也就是国际联盟将会被英法所控制,那它就只会妨碍美国推行扩张政策。……这也就导致了对《凡尔赛和约》的彻底拒绝,所以,美国也就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材料二:新华社的《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一文中说道:“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通过绝非偶然,这是世界进步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非法剥夺了22年。然而,这22年又是世界发生深刻变化的22年。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他们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视为自己的事。他们敢于仗义执言,不畏强权,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这股正气就是世界走向进步的反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没有参加国联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因素促成了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7分)

 

(1)美国参议院担心被超国家的力量的控制,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美国统治集团一部分人认为这不利于美国对外扩张和称霸世界,也反对加入国联;当时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还尚未被彻底打破,英法反对美国利用国联,称霸世界;美国国内存在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8分) (2)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新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威望不断提高;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并加入了联合国,改变了联合国力量对比,有他们坚定的支持;世界面临着众多的问题,联合国需要中国发挥作用。 【解析】 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运用的能力,解答本题必须依据材料一中“其主要理由是国际联盟盟约构成了《凡尔赛和约》的一部分,美国不能接受超国家的力量的控制。这反映了当时美国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的一种担心,也就是国际联盟将会被英法所控制,那它就只会妨碍美国推行扩张政策。……这也就导致了对《凡尔赛和约》的彻底拒绝,所以,美国也就没有加入国际联盟。”的信息逐一分析归纳。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问题的能力和思辨能力。依据材料二中“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原因分析归纳即可。 考点:20世纪战争与和平•一战后世界局势•••••••美国拒绝加入国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和实践】

材料:1789年,法国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就规定了大量包含自然正义内容的条款,其中第6条至第9条即是如此。这些条款的主要内容有: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除非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并按照法律所指示的手续,不得控告、逮捕和拘留任何人;法律只规定确实需要和显然不可少的刑罚,而且除非根据在犯法前已经制定和公布的且依法施行的法律以外,不得处罚任何人;任何人在其未被宣告为犯罪以前应推定为无罪,即使认为必须予以逮捕,但为扣留其人身所不需要的各种残酷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孙祥生《论自然正义原则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1)根据材料,概括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宣言》体现了哪些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所体现思想产生的意义。(9分)

 

查看答案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中血汗工厂大量存在,工人过着奴隶般的生活,童工普遍,贫困、犯罪、疾病蔓延,城市管理低效无能。为了获得工程承包合同、逃避税收,大企业大肆行贿市政府。还获得了对政党核心集团的控制,这种集团控制了大多数城市。这些被称为“城市之羞”,联邦政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应对。1890年代一些城市开始了市政改革运动。首先建立由人民直接提名政府候选人的制度,取代党魁控制的代表大会提名的旧制度,依靠都市选举人联盟驱除“党棍”,选出进步市长,组成“诚实政府”。继之进行机构改革,“还政于民”,使公众能有效参与政治,力图建立大公无私的政府。最后实施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改革,许多城市开始尝试接管公用事业,到1915年,全国所有城市的水厂当中,将近2/3收归公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城市之羞”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市政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既与文明发展的程度相关,也与文明的发展和交流关系密切。

序号

历史材料

1

公元前11世纪,我国水稻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公元5世纪,传到西亚,后经非洲传到欧洲、美洲以至全世界。

2

西汉时,印度的黄瓜、地中海的香菜、西亚北非的蚕豆传入我国。16世纪,辣椒传入中国湘、鄂、川等省份。

3

公元6世纪,我国蚕桑技术传入古诃陵园(今爪哇岛),男子用丝绸做筒裙遮体,改变了裸体习俗。秦汉时,中国筷子传到日韩,减少了“病从口入”的机会。

4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改变了饮食结构,欧洲的马、牛、山羊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生活习俗。

5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贵族食用的茶、巧克力等平民化。生活节奏变快,华丽不实用的衣服被淘汰。

6

19世纪末,电报、电话和电影的产生,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资讯。地铁、电车便于人们前往运动场、娱乐公园和舞厅,享受生活。

7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装、饮食和婚礼在一些城市流行。20世纪初,汽车、电车在中国出现。1912年,民国政府公布《礼制》,规定“男子礼为脱帽鞠躬”。

8

20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的帮手,出现了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等新的生活方式,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物种类丰富,讲究营养。住房面积扩大,设施现代,环境优美。休闲娱乐、注重环保、讲究卫生成为大众生活新时尚。

选取上述表格中的历史材料(至少3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明与生活习俗的关系提炼主题,并加以简要论述。(要求:填写“材料序号”和“主题”两个空格:论述不得照抄材料)(1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世纪末叶以后,一批开明的思想家开始对圣经和天主教神甫的著作表示怀疑,甚至对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的优越性也提出异议。在这个新旧思想交替的时期,恰好传来了中国文化的信息,使一些学者加强了摆脱传统观念的信心和依据。……孟德斯鸠承认中国的专制君主比较有节制,承认传教士和伏尔泰交口称赞的皇帝提倡耕织、兴修水利、实行科举考试、设置谏官具有限制暴政的作用。伏尔泰对中国政治几乎完全持推崇态度。他提倡以农为本,宣称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贬低货币和商业资本的作用,盛赞中国君主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的政策与措施,建议法王也效法中国皇帝举行春耕“籍田”的仪式。

材料二:大约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兰克(1795-1886)认为中国人是永远静止的人民,因而他对英国以强权打开中国抱着一种欣赏与喝彩的态度。其他德国文化人也几乎都小觑中国,蔑视儒学,“孔夫子”在德文中竟然常被人们有意与“糊涂虫”谐音混用。英国散文家汤姆斯·德·昆西(1785-1859)在他的作品《一个服鸦片的英国人的自述》中则带着更加厌恶的口吻描述中国。他说:“我经常想,如果被迫离开英国而住到中国去,生活在中国的社会和景物里,我一定会发疯。”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张海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欧洲学者对中国文化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谈谈你对17世纪以来欧洲人的中国观所发生变化的看法。

 

查看答案

依据表格内容,请判断以下四种观点哪种属于极端全球主义者

极端

全球

主义者

新在

何处

突出特征

国家政府的权力

历史轨迹

总的观点

全球

时代

全球资本主义、全球治理、全球公民社会

衰落或者削弱

全球文明

民族国家

的终结

A“国家政府的权力或者国家主权今天正在被经济国际化或者全球治理削弱。”

B“传统的民族国家已经成了全球经济中不和谐的甚至不可能继续存在的活动单位。”

C“当代全球化正在重组或者重新调整国家政府的权力、功能以及权威。”

D“国际秩序以及国际团结总会成为那些感到强大得足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国家的口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