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看世界近代史,可能会对l8世纪——l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

2)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3)综合上述材料的观点,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材料三 法里德·扎卡里亚是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编辑,他的新作《后美国时代》更是引发了全美各地的热烈讨论。阅读该引文:近500 年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 世纪,在19 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 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回答西欧崛起和美国能主导世界的主要因素。(从经济、政治回答)

材料四  截至2009 年2 月20 日,美国已经有14 家银行倒闭,整个美国经济受到重创,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美国进入30 年代大萧条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低迷期。此外,看不到尽头的伊拉克战争,不断攀升的失业人数,还有持续不断的恐怖威胁等还萦绕在人们心头。

5)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判断。

 

(1)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2)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3)经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企业的兴办标志着中国近代企业的诞生;民族工业开始出现。政治:“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国门被迫打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逐渐加深;产生了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和“中体西用”的思想。(4)西欧崛起:经济上,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政治上,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科技上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技兴起。 美国崛起: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共和政体;两次世界大战;三次科技革命;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5)同意:当今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加强;当今世界美国面临很多问题,如严重的金融危机、深陷伊拉克战场、失业人数不断攀升、持续不断的恐怖威胁等。不同意:当今世界尽管美国遭遇到很多问题,但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科技等实力仍然强大,无人能比。 【解析】试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研究中史观的运用。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材料的观点,同时注意材料的时间限制,然后结合这个时间段内地主要事件及这些事件的影响,并结合分析该时期的时代特点与时代潮流分析解答。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分析与评价。首先要结合第一问的答案及材料一,明确材料一的史观是全球史观,再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之间的联系及世界市场的形成等方面归纳总结。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与认识。首先要进一步梳理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尤其要注意题目的明确要求“第一次工业革命”对“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注意括号中的提示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回答。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欧美历史发展及国际地位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注意联系所学,同时注意题目的提示: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回答。联系欧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尤其是两次工业革命、经济政策的调整等方面。 第(5)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历史地位变化的认识与分析。本题属于开放式题目,只要自圆其说即可。不管同意与否,都应注意分析时要言简意赅,措辞准确,具有逻辑性,所使用的史实与观点相一致,前后照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些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

1)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应怎样理解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材料二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作坊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纺织)而户纂组(编织),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的经济形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迎“短暂的春天”。归纳指出其在上述两个阶段发展的共同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学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二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材料三  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帮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

材料四  “辉煌属于希腊”,古雅典为近代民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试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

全世界都说,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却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然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美国的历程》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又是怎样维护民主的?

4)改革开放后30年我国实现的民主增量主要有哪些?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

 

查看答案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查看答案

近代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技术的创新。在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中,英国工业的技术创新如何产生(  

A.科学革命发现新理论,工业家将这些理论直接应用于生产,带技术的创新

B.时值启蒙运动,哲士热衷于传播科学知识,厂商将这些知识转变成生产技术

C.此时的技术创新大都是技术工人为因应现实需要,改良原有机械装置的结果

D.在殖民地战争中,英国击败法国,控制了印度,从印度引进先进的纺织技术

 

查看答案

哲学家迪卡尔因其思想不见容于当道,被迫流亡他国。他于1630年代旅居某个城市时,称赞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翼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个城市更让人如愿?”这个城市是(   )

A.巴黎B.日内瓦

C.阿姆斯特丹D.伦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