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二战以来,各种政治力量相互较量,国际格局风云变幻,中国外交也经历了发展与演化的历...

二战以来,各种政治力量相互较量,国际格局风云变幻,中国外交也经历了发展与演化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1据材料一,归纳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运用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起源的原因。

材料 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三周期初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性调整”,并说明这种调整“是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材料三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认为冷战是“漫长的、代价高昂的、黑暗阴郁的、危险的事件”,是“人类最接近于集体自杀的一次经历”。冷战期间,美苏双方将争夺限制在除直接战争之外的领域,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局面。……美国冷战史专家约翰·加迪斯把冷战称为“长和平”,也有人称之为“冷和平”。

——《再论冷战的后果与影响》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冷战的后果”为主题进行论证。(任选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1)观点:苏联扩张侵略引发冷战。分析:冷战是美苏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冲突的结果,不应仅归因为苏联的扩张。 (2)第三周期:开展多边外交;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说明: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壮大,确立改革开放国家战略;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3)示例一:“冷战”威胁世界和平。导致美苏两极对峙,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苏联则以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对抗,导致了柏林危机等对抗性事件。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在人类心理、文化方面造成巨大阴影,并造成难以消除的“冷战思维”。双方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亚洲出现 了“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示例二:“冷战”保证了世界的相对和平与安全。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之外的力量为了自身安全,努力寻求发展,欧洲共同体成立、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开始复兴,这些都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相对安定的局势,大力调整发展经济,苏联则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冷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附评分标准: 一等(6~8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⑧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3~5分)能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⑦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0~2分)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后“美苏冷战起源”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归纳、概括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一信息“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等,分析、认知,不难把握到答案,即苏联扩张侵略引发冷战。关于第二小问,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可以这样组织答案:冷战是美苏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冲突的结果,不应仅归因为苏联的扩张等,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本问考查的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成就知识点,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要求,避免答非所问。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二信息,结合1978年以后中国对外关系史实展开,重点把握到以下方面:开展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极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关于第二小问,紧扣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和认知。国内: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影响力增大;国际: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所组织的答案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3)本题考查的是对“冷战的后果”的认识与理解,兼顾考查学生史学理论及素养相关内容——“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论从史出”。 本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从而本题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本题属于观点评述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以下步骤:第一,要对材料中的观点表明态度,此部分属于开放性设问,答案不唯一。诸如,“冷战”威胁世界和平;或者,“冷战”保证了世界的相对和平与安全等均可;第二,要结合相关史实对所持观点进行论证说明,做到有理有据;第三,评述(论证说明)的过程,要言之成文。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冷战·美苏冷战的原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相关成就及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冷战·后果;史学理论与历史素养·历史研究和认识的方法·“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论从史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妥协是一种历史智慧,我们对人类社会创造的这个智慧充满敬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议会中的妥协

时间

重大事件

1831年3月

议会改革方案仅以一票优势通过下院审议。

1831年4月~6月

格雷内阁提请国王解散下院重新选举。议会改革方案在辉格党占绝对优势的新议会下院顺利通过。

1831年10月

以土地贵族与国教神职人员为主的上院以41票多数否决方案。

1831年12月

下院再次通过议会改革方案,并提交上院。

1832年5月

上院企图以新议案否定改革方案,引发格雷内阁集体辞职。国王威廉四世被迫召回格雷内阁,并要求上院作出妥协。

1832年6月

议会改革方案终获上院表决通过。

(据《英国议会改革研究:从1789到1832》)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特点,并指出这次改革的主要意义。

革命中的妥协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诏书》颁布:“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作为现代中国——中华民国宪制的一个重要构成,《清帝逊位诏书》不啻为一种“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高全喜《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

(2)据材料回答,为什么把《清帝逊位诏书》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采取这种方式实现政权转移有何价值?

外交中的妥协

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向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与会各方要达成的“共同愿望”是什么?为此各方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政治妥协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1961年不结盟运动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这一运动    

A. 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转化

 

查看答案

如果要给图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    

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B.从欧共体到欧盟

C.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

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得出结论最恰当的是    

A.“一国两制”最早是由毛泽东提出来的

B.“一国两制”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查看答案

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A.保障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

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D.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