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庄公二十三年》记载了朝会的功能:“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贡赋多少;朝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诸侯有王,王有巡守,以大习之。”据此可知,朝会( )
A.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集中体现
B.在于确认君臣贵贱的等级和秩序
C.旨在君臣平等议事共同作出决策
D.有利于维护政权稳定和君臣关系
材料 邹容(1885年-1905年),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同盟会会员,请末革命烈士。邹容所著《革命军》1903年由上海大同书局正式出版。在这本书中,邹容主张:驱逐住居中国中之满洲人,或杀以报仇;抹杀满洲人所立之皇帝,以做万世不复有专制之君主;建立中国政府,为全国办事之总机关;定名中华共和国;中华共和国,为自由独立之国。第二章《革命之原因》中详细论述了“革命必先排满”的道理,指出当时的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奴隶,而汉人则是奴隶的奴隶。因此,他大声疾呼革命,认为革命是天演之公理,世界之公理,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号召人们以华盛顿为榜样,高举卢梭等人宣传的自由、民主旗帜,彻底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中华共和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邹容撰写《革命军》一书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邹容的思想进行评价。
材料一 (欧洲)和平主义思潮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到高峰。这一时期的和平主义运动打破了国家的界限,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和平主义组织。国际和平主义组织的成立及其活动使危机频发的欧洲弥漫着一种和平气氛,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将人们的和平梦想击碎。
——摘编自刘炳香《历史的另一面:欧洲和平主义思潮》
材料二 (日本)战后初期的和平民主主义思潮,其基本思想主张是反对侵略战争、批判日本的封建落后性、反对日美安保体制、反对日本的再军备、拥护战后和平宪法,而其主要思想基础则是马克思主义和近代主义。随着美军占领政策的变化和国际冷战结构的成立,和平民主主义势力同民族主义势力展开了激烈斗争,并逐渐扩大在日本民众和青年中的影响,在运动形式上则表现为反对片面媾和、反对美军基地、反对修改宪法等斗争,到1960年的反对修改日美安保条约斗争,终于达到了顶点。
——崔世广《战后日本社会思潮的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和日本和平主义思潮兴起的原因。
(2)指出欧洲和日本和平主义思潮的不同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材料 美国制宪会议的代表们,把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纳入了联邦宪法之中,但在具体内容上却又和洛克、孟德斯鸠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差异。洛克的三权分立是指立法权和行政权、外交权的分立,他的所谓三权分立,实际上是二权分立,因为他认为行政权、外交权都应属于君主,只有立法权属于民选的议会。孟德斯鸠对共和制是不信任的,他不赞成把行政权给予民众或他们选出的人,而赞成把行政权保留给开明的君主。孟德斯鸩对司法权是,不重视的,他认为司法权是无关宏旨的,立法权应同时委托给有贵族组成的上院和由人民选出的下院。因此洛克、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实际上都带有一些和君主妥协的色彩。从根本上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完全是从美国的实际出发制定的。正如埃尔布利奇·格里所说:“联邦政府好比是杂交新品种,世界上尚无先例可循。”
(1)根据材料指出洛克和孟德斯鸠思想的共同点。孟德斯鸠较之洛克,其思想有哪些新发展?
(2)根据材料并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来说明美国“联邦政府好比是杂交新品种”。
材料 唐玄宗即位后,对吏治进行了整治,采取了很多的有效措施:
第一,精简机构,裁减多余官员,把武则天以来的许多无用的官员一律裁撤,限制了进士科及第的人数。
第二,确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在每年的十月,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纠举违法官吏,严惩不怠。
第三,重新将谏官和史官参加宰相会议的制度予以恢复。
第四,重视县令的任免。玄宗经常对县官亲自出题考核他们,确切地了解这些县官是不是真正地称职。如果考试优秀,可以马上提拔,如果名不副实,也会马上遭到罢黜。
——摘编自百度学术
(1)根据材料,概括唐玄宗政治改革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玄宗政治改革的主要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初,美国人的烈性酒饮用量大得惊人:相当于现今人均用量的三倍。任何社交场面,若无狂饮,则不足以尽兴。到美国访问的欧洲人对美国人“每隔半小时至数小时便喝些酒的习惯”都表示惊讶。节酒运动就是针对这种酗酒现象而兴起的。它开始时是一种地方性的宗教和道德改良行动,到1830年代就形成了全国性的声讨运动。英国和美国的节酒运动都与工业革命同时发生,这决不是偶然的历史巧合。许多雇主为了培养工人的纪律性和坚定性,都支持节酒运动,有的还明令禁止其雇工在工作时或下,班后饮酒。1846年,缅因州第一个通过了禁售烈性酒的立法,此后十年有15个州通过同样的立法。从1830年到1850年,人均酒精消耗量下降了四分之三。而在同一,时期,咖啡和茶叶的人均消费量则增加了近一倍。这些思想变化是同人们的劳动道德观,如自制、遵守时间和忠实可靠相联系的,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摘编自李慧《美国禁酒运动的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合适的角度对节酒运动进行合理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