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1500-1998年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趋势图。 ——...

下图是1500-1998年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趋势图。

满分5 manfen5.com

 

——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请任选四国中的一个国家,根据材料提取信息,描述其GDP年均增长率走势,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每个阶段变化的原因。

 

原因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要选一个国家即可。 中国:1500-1820年GDP虽增长但非常缓慢,几乎停滞。原因:增长:农业经济仍在发展;商品经济依然繁荣等。缓慢: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封建制度的腐朽;政府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空前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阻碍;文字狱及八股取士政策的影响;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等。 1820-1870年为负增长。原因:列强的侵略战争和掠夺;太平天国运动的破坏;自然灾害等。 1870-1913年虽然增长缓慢,但幅度超过1500-1820年。 原因: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等。 1913-1950年又为负增长,且达到低谷。 原因:政局动荡;军阀混战,战争频繁;列强侵略等。 1950-1998年快速增长,年均5%以上。 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有计划地工业建设的开展等。 美国:1500-1820年GDP虽增长但非常缓慢。原因:刚完成国家独立;工业革命还未进行。 1820-1913年快速增长。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美国西进运动。 1913-1950年增长趋向缓慢,低于前两个阶段。原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50-1973年快速增长。 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广泛实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政治稳定。 1973-1998年增速下降。 原因:70年代的经济危机;“滞胀”问题的长期存在;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 日本:1500-1820年GDP虽增长但非常缓慢。 原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幕府的腐朽统治。 1820-1870年缓慢增长。 原因:明治维新开始启动。 1870-1950年较快增长。 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对外殖民侵略积累起资金和市场;明治维新的进行。 1950-1973年更为快速的增长,年均接近10%。 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美国援助;朝鲜战争提供机遇;非军事化等。 1973-1998年增速下降。原因:70年代的经济危机;“滞胀”问题的长期存在。 英国:1500-1820年GDP虽增长但非常缓慢。 原因:;工业革命还未进行。 1820-1913年较为快速的增长。 原因:最先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提供了技术;对外殖民侵略,广阔的殖民地提供了资本和广阔的市场;政府支持等。 1913-1950年增长放慢。原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等。 1950-1973年快速增长。 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政治稳定;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等。 1973-1998年增速下降,但仍为较快发展。原因:下降:70年代的经济危机。仍发展:加入欧共体;撒切尔夫人的改革等。 【解析】 试题解析:依据 1500-1998年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趋势图,建议选择更为熟悉的中国作为描述的对象,分阶段逐一分析。1500-1820年GDP虽增长但非常缓慢,几乎停滞,增长的原因在于小农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缓慢的原因结合明清时期政治上的君主专制、经济政策的阻碍、思想上的禁锢分析;1820-1870年为负增长,结合这一阶段动荡的政局分析;1870-1913年虽然增长缓慢,但幅度超过1500-1820年,结合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对工业化的推动分析;1913-1950年又为负增长,且达到低谷,结合这一阶段动荡的政局分析;1950-1998年快速增长,年均5%以上,结合新中国的成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社会转型是经济形态、政治结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士人从商是很普遍的现象。清代李象琨《棣怀堂随笔》中说:“昊郡之士半商人”。明代士商还在总结行商经验的基础上编纂了一系列对于经商有实用价值的书籍,其中就有专为士商编写并以“士商”一词命名的,如澹漪子编的《士商要览》和程春宇编的《士商类要》等。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的趋势愈演愈甚。商人们把培养后代入仕作为从商的最终目的,捐输买官成为他们跻身于士群体的主要途径。这类“绅商”群体,逐渐取代传统的绅士阶层,成为中国社会最有权势的在野阶层,在晚清政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最终导致了传统四民社会的解体。

 

——摘编自傅志明《儒商的内涵与外延辨析》

材料二  嘉、道时期,理学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理学营垒中出现了一个较有生气的湖湘经世派别,它强调理学的经世功用。如贺长龄等敏锐地感觉到理学在实务方面的严重不足,强调以“义理”修身养性的同时,要重视经世致用之学,对当时学术界影响非常巨大。他委托魏源编辑的《皇朝经世文编》,集清代中期经世实学之大成。稍后的曾国藩,更以清醒的政治眼光洞察到清王朝的统治危机需要经世实学的扶持,成为嘉、道时期湖湘经世派的代表人物。

——摘编自郑大华、刘平《论清代嘉道时期的湖湘经世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明清时期出现“士商相混”现象的表现。并依据所学知识简析其出现所带来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归纳嘉道时期湖湘经世派的特点,并依据所学知识简析其产生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表是历史上的部分经济要素变动表。这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科技进步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创新

B.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

C.劳动工具革新改变经济调控机制

D.经济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革

 

查看答案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戴维·弗罗姆金在《世界大历史》一书中指出:政治是为了实现理想而存在的。美国独立革命为的是宣扬个人至上的理念;法国大革命乃是为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而战;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是要让工业社会的劳动阶级出人头地;纳粹德国的诉求是保护优等民族,拥护纳粹领袖希特勒。对于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行为的根源是人民共同的政治理想

B.政治行为的实施体现行动者的追求和理想

C.为了实现理想而进行的政治行为都是合理的

D.各国不同的政治理想体现出世界政治发展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

在18世纪的英美思想界,人们一般都还是局限于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民主”这个词,即把它看做古希腊的那种只适用于城邦政治的直接民主,并常常把它等同于动荡、混乱甚至“暴民专政”。为防止这种“民主”出现,1787年宪法制定时采取的措施是(  

A.规定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B.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

C.在权利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D.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查看答案

彼得伯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中认为:“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  

A.仍是以神为中心

B.并不对反基督教,仍信仰宗教

C.文艺复兴仍重视宗教苦修超过现世生活

D.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