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反腐倡廉、预防犯罪的有效手段。 材料一诸葛亮和白居易自愿向世人...

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反腐倡廉、预防犯罪的有效手段。

材料一诸葛亮和白居易自愿向世人公开自己的财产状况,但在封建社会为何无从推广,阻力究竟来自哪里?……孝文帝“反腐”主要依靠由中央直接派出“使者”进行纠察,唐、宋都相继沿袭,但“财产与收入不符”如何惩处,则带有很大的个人好恶和随意成分。

——夏炎《古代官员的财产公开方式》

材料二英国是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1978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政府官员行为道德法》,1989年,又修订为《道德改革法》。它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财产,由新成立的道德署收存,总审计长负责审查。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财产报告向全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

——刘植荣《外国公务员如何公示财产》

(1)据材料一指出封建统治者反腐采用的是什么制度?其反腐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能率先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政治前提。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财产公示制度能成功推行的原因。

 

(1)制度:监察制度 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人治色彩浓厚,监察体系体现君主个人意志。 (2)前提:英国19世纪的议会改革,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发展完善 原因:1787年宪法提供了有力的宪法保障或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设立了专门机构负责监督执行;向全社会公开,调动民众积极参与监督。 【解析】 试题分析:(1)关键信息:孝文帝“反腐”主要依靠由中央直接派出“使者”进行纠察,唐、宋都相继沿袭,但“财产与收入不符”如何惩处,则带有很大的个人好恶和随意成分。阻力应从财产公示制度会对那些群体不利角度入手分析;制度则依据关键信息分析归纳。 (2)材料二反映的是英美等国通过立法的手段来推行财产公示制度的历史现象,关键信息:英国是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政府官员行为道德法》、《道德改革法》、“由新成立的道德署收存,总审计长负责审查”。原则依据关键信息分析归纳;前提依据材料二的时间信息把握时代背景,从政治民主化角度分析;原因应从1787年始美国代议制民主发展、完善的角度入手分析,列举相关史实与意义。 (3)依据时间信息,把握时代背景,分析目的与原因。1948年8月是处于解放战争的反攻阶段,决战的前夕,国民党因统治腐败在军事上节节失败,故目的应从军事危机与政治危机两个角度归纳;原因则应理解蒋家本身的反动本质。 考点:财产公示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保护民和六一汉,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

一一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名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材料三  废除农奴制度,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有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交纳超出农民的负担的赎金;进行村社管理。农民在签订赎买契约之前还要为地主服劳役或缴纳代役租。……为管理改革后农民,设置了地方贵族控制的村社和乡组织,并建立了监督农民的连环保护制度。

——摘自《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

(1)材料一反映出梭伦改革前怎样的社会状况?梭伦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按梭伦之法,材料二中跻身于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到什么政治权利?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不同程度上都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

(3)依据材料三概括法令实施后带来的变化。据材料一、三指出两次改革的不同点。结合所学,分别分析两次改革产生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人类与大地母亲》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最后一部著作。看看部分目录:

第10章:世界的地平线(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第11章:旧大陆文明中心(约公元前2140—前1730年)

第12章:马的驯化与欧亚草原游牧生活的创造

第13章:区域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约公元前1730—前1250年)

第14章: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约公元前1250—前950年)”

可以推断此书的基本特点是( )

A.断代史 整体史观    B.编年史 文明史观

C.编年史 社会史观    D.国别史 生态史观

 

查看答案

读下表可以得出:

战争

朝鲜战争

(1950—1953年)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

伊拉克战争

(2003年)

西欧

(法国)

参加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

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B.苏联对西欧的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大的后盾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查看答案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罗伯特·盖茨说过:“我们知道,无论施加经济压力还是进行军备竞赛,甚至用武力也拿不下来。只能通过内部爆炸来毁灭它。”以下说法符合材料是(  )

①罗伯特·盖茨的说法主要是为了封锁中国

②上世纪70年代美苏军事力量不平衡

③“武力”指的是古巴导弹危机和越南战争

④“内部爆炸”指的是新自由主义对社会主义改革的危害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查看答案

尼克松时代的美国财政部长康纳利曾扬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美元制造“麻烦”始于(  )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倡导关贸总协定                  D.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