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关于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新变化,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①20世纪50—60...

关于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新变化,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①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②福利国家得到发展,政府公共开支逐年增加

③股份公司不断增加,股票呈现分散化趋势

④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打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循环的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C 【解析】 试题分析:二战之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短暂的经济恢复之后,从50年代初开始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一直持续到70年代初,故①正确;二战之后福利国家得到发展,但是政府公共开支并不是一直增加的,在解决危机和滞涨问题时,就开始大幅削减,故②错误;人民资本主义反映了③;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没有打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循环的规律,故④错误;所以选C。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其中,从“英国金融”发展到“美国金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二战后英国的削弱               B.二战后美国实力的增强

C.美国企图称霸世界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查看答案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    )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棋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东德解体的主要根源在于当其面临19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失调)时,试图通过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来化解危机,最终却因此而失败造成的。东德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条件,国内条件不过是一个影响外部环境的次级因素。”该论点的合理性体现在(      )

A.强调外部环境对发展模式的决定作用

B.从经济层面分析政治体制的缺陷

C.否定国有化和中央集权体制

D.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东德体制的失败

 

查看答案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颁布,规定开始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此项政策(      )

A.标志着农村经济进入商品经济发展阶段

B.全面否定了农业生产合作化的成果

C.承认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并行发展

D.农村经济活动开始以市场调节为主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学者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 其中:美、欧、日是基础;美、俄、日是关键;美、欧、俄是欧洲一翼;美、日、中是亚洲一翼。可见,该学者认为(  )

满分5 manfen5.com

A. 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B. 日本已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C. 美国在多极力量中仍具优势 

D. 大国力量的均衡保障了世界和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