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散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回答:

(1)三则材料反映了思想界怎样的发展的趋势?(2分)原因何在?(3分) 

(2)从材料可知,在这一趋势下,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4分)

(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5分)

 

⑴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原因:国家有分裂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5分) ⑵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分) ⑶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都属于文化专制主义。但二者的实践效果和影响有很大不同:秦朝“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消极影响远远大于积极作用;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广了儒学,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还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积极作用大于消极影响。(5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材料一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材料二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则材料反映了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的趋势。思想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原因可以从国家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等方面分析。 (2)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社会变革发表自己的看法,抨击其他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价,但要明确哪一方面的作用占主导地位。秦朝“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消极影响远远大于积极作用;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广了儒学,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还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积极作用大于消极影响。 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发展趋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民本主义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查看答案

对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A以传统的封建制度为立国之本

B.以“师夷长技”为富国强兵之路

C.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查看答案

牛顿在科学上做出多方面贡献,其中最重要的

A.数学             B.力学             C.电学             D.哲学

 

查看答案

法国启蒙思想反映了一个历史时代的特征,主要因为

A.是当时世界上最进步的思想,影响深远

B.适应了当时反封建特权,反宗教神学的要求

C.适应了资产阶级实施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需要

D.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经济发展和夺取政权的需要

 

查看答案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创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