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认为,综观中国历史,儒家“君子”几乎始终是政治、社会批判功能的首要承担者。...

有学者认为,综观中国历史,儒家“君子”几乎始终是政治、社会批判功能的首要承担者。从汉末“清议”到宋代“太学生”运动,再到晚明东林党人的“一堂师友,冷风热血,洗涤乾坤”,无不是儒家“君子”发挥政治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的表现。下列解释与该学者的主张最符合的是

A.道德修养是儒家“君子”的首要内涵

B.儒家“君子”是维护君权和统治者的保守派

C.儒家“君子”是“批判”的政治主体

D.学习知识对儒家“君子”有重要意义

 

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共同之处是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查看答案

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感知是判断万物的标准,与其有相似哲学观点的我国古代哲学家是

A 荀子       B 朱熹       C 王阳明       D 王夫之

 

查看答案

王守仁(阳明)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答罗整庵少宰书》)这一言论

①受南宋陆九渊的思想影响

②主张通过内心反省获得新知

③否定孔子儒家思想的地位

④体现出一定的独立自由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天气转冷,四位同学讨论穿衣问题。甲说:“天冷多穿一点,天热少穿一点,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依身份与地位而定,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朴素为好。”丁说:“何必麻烦,按学校规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他们四人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的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甲-儒 乙-法 丙-墨 丁-道

B.甲-道 乙-墨 丙-法 丁-儒

C.甲-道 乙-儒 丙-墨 丁-法

D.甲-儒 乙-墨 丙-法 丁-道

 

查看答案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制天命而用之”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