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的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邦说:“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商业危机期间,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
材料二: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10月14日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后约束市场数十年的纪律回归。在特里谢看来:此前布雷顿森林体制的崩溃,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抗拒纪律的结果。
材料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以下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 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成为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4分)从材料一中看,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仍具有现实意义?(2分)
(2)材料二中特里谢主张“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你认为这一主张能实现吗?说明你的理由。(7分 )
(3)据材料三温家宝总理在应付严峻局势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特点?(5分)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
B.工业革命完成时 |
C.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
D.两极格局终结时 |
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
A.马歇尔计划 |
B.布雷顿森林体系 |
C.关贸总协定 |
D.杜鲁门主义 |
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生产关系不同 |
B.生产方式不同 |
C.生产动力不同 |
D.生产结构不同 |
2008年,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
B.③②①④ |
C.③②④① |
D.②③①④ |
19世纪晚期,中国南方先后出现了《时务报》、时务学堂等新事物。它们宣传的“时务”主要是
A.洋务自强 |
B.维新变法 |
C.民主革命 |
D.学习俄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