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经历...

(16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

 

材料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李鸿章像              魏源

 

材料二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 郑观应《盛世危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康有为像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图片分别简述二人所代表派别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2分)这两派的思想主张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郑观应的主要观点;(3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有为思想的主要特点;(1分)二者观点与材料一主张最突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为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的主要观点;(2分)如何评价这种观点?(2分)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出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2分)

 

(1)思想主张: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李鸿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2分)二者联系:后者是对前者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本质都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二者区别: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不同(前者:抵御侵略,后者:自强求富);前者重理论介绍,后者重社会实践。(2分) (2)主要观点:经济上;振兴工商业,文化上:兴办近代学校,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改良政治);(3分) 康有为思想特点: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1分)不同之处:材料一代表维护封建统治,材料二代表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或材料一学习西方技术,材料二学习西方制度);原因:二者代表阶级利益不同(材料一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材料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2分) (3)主要观点:提倡民主科学,反对旧礼教、旧政治、旧文学;民主科学是中国摆脱一切黑暗的唯一武器;(2分)评价:积极: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局限:但是对待中西文化上具有绝对肯定与决定否定的片面性。(2分) (4)演变过程: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或由器物层次(技术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思想层次的过程)。(2分) 【解析】本大题是对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历程的考查。⑴考查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的主张及异同点,相同点从阶级属性找,不同点从目的和实践与否思考。⑵郑观应的观点注意与材料的结合,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地主阶级的不同可从目的和阶级属性找。⑶注意与材料的结合,评价应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考虑。⑷注意对三则材料的综合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其中反映了文艺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有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青春之歌》剧照  ②《红灯记》剧照  ③《芙蓉镇》剧照     ④《红楼梦》剧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考场中不可能出现的场景有

①背景音乐是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②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③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路略的标语  ④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A.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四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法国总理蓬皮杜在日记中写道:“这个日子终于来了。现在是人们讨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刻了。”这个日子应该是                  

A.原子弹试爆成功                      B.杂交水稻“南优2号”培育成功

C.“东方红—Ⅰ”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D.“银河—Ⅰ”型计算机问世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初步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

C.是新世纪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南    D.是涵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科学理论

 

查看答案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            

A.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肯定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确立了符合国情与时代要求的指导方针   D.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