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诸侯国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由母系家长制演变而来                 B.庶子的嫡长子只能是小宗

   C.在政治制度上体现为分封制             D.其最大特点是长子继承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只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3分)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2分)

(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4分)

(4)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4分)

 

查看答案

城市,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北宋都城的万千气象,从不同侧面折射了北宋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宋代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前代有较大幅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

材料二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材料四   宋代的都市化也反映货币经济的发展。宋朝铸造的铜钱超出唐朝时的十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在缺铜的情形下,宋真宗年间出现民间发行的“交子”,是世界最早的纸币,后来为政府接办。           

——孙隆基《鸟瞰中国千年史》

材料五  经济、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的转移,常常导致城市的盛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自五代后梁建都以后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五,概括东京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3分)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5分)并以东京为例,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材料一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由此开辟了由经济联合入手的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新途径。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人教社《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下面是一组西方画家描绘战后国际格局及其变化的漫画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一资本主义格局示意图  图二不结盟运动的标志    图三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欧洲的统一过程有何显著特征?(2分)

(2)材料二中的图一和图二分别描绘了哪两个国际格局? (2分)

(3)依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图一向图二发展趋势转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