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在一定条件下xA+yBzC达到平衡时,则: (1)若A、B、C都是气体,在减压后...

在一定条件下xA+yBzC达到平衡时,则:

(1)若A、B、C都是气体,在减压后平衡正向移动,则x、y、z的关系是__________

(2)已知B、C是气体,现增加A的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说明A是__________状态;

(3)若容器容积不变,加入气体B,气体A的转化率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容器容积不变升高温度,A的百分含量减小,则正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升高温度再次达到平衡,B、C的浓度之比c(B)/c(C)将

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2套实验装置,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为铁的吸氧腐蚀实验。一段时间后,取玻璃筒内的溶液滴入铁氰化钾溶液,可观察到蓝色沉淀,表明铁被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向插入碳棒的玻璃筒内滴入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碳棒附近的溶液变红,该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2中甲烧杯盛放100 mL 0.2 mol/L的NaCl溶液,乙烧杯盛放100 mL 0.5mol/L的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观察到石墨电极附近首先变红。

①电源的M端为__________极;甲烧杯中Cu电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

②乙烧杯中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出乙溶液中Cu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0.64 g,甲烧杯中石墨电极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__mL。若想使乙烧杯中电解质溶液复原,可以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字母)。(Cu的原子量为64)

A. CuO    B. Cu(OH)2    C. Cu2(OH)2CO3    D. CuCO3    E. CuSO4

 

查看答案

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FeCl2溶液,实验记录如下(a、b代表电压数值)

序号

 

电压/V

 

阳极现象

 

检验阳极产物

 

I

 

x≥a

 

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有气泡产生

 

有Fe3+、有Cl2

 

II

 

a>x≥b

 

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无气泡产生

 

有Fe3+、无Cl2

 

III

 

b>x≥0

 

无明显变化

 

无Fe3+、无Cl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I中阳极附近的溶液可使KI淀粉试纸变蓝

B. II中出现黄色可能是因为Fe2+有还原性,在阳极放电产生Fe3+

C. 由II中阳极现象可知,该电压下Cl-在阳极不放电

D. 根据表中电压与阳极现象及产物的对应,可以看出离子是否放电与电压有关

 

查看答案

某同学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Cr2O72-(aq)(橙色)+H2O(l)2 CrO42-(aq)(黄色)+2H+(aq)    ∆H=+13.8kJ·mol-1

步骤:

    

现象:

待试管b中颜色不变后与试管a比较,

溶液颜色变浅。

滴加浓硫酸,试管c温度略有升高,

溶液颜色与试管a相比,变深。

 

 

A. 该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B. 待试管b中溶液颜色不变的目的是使Cr2O72-完全反应

C. 该实验不能证明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D. 试管c中的现象说明影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查看答案

在10 L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X和Y,发生反应X(g)+Y(g)M(g)+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X)

n(Y)

n(M)

700

0.40

0.10

0.090

800

0.40

0.10

0.080

800

0.20

0.05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中,若5 min末测得n(M)=0.050 mol,则0至5 min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1.0×10-2 mol/(L·min)

B. ③中,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80%

C. 8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

D. 反应焓变H>0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中,一定能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A.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

B. 正、逆反应速率改变

C.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改变

D. 混合体系的压强改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