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的利用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1)CO2的电子式是______。
(2)C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直接转化为乙二醇和甲醇,但若反应温度过高,乙二醇会深度加氢生成乙醇。
获取乙二醇的反应历程可分为如下2步:
Ⅰ.
Ⅱ.EC加氢生成乙二醇与甲醇
① 步骤Ⅱ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 研究反应温度对EC加氢的影响(反应时间均为4小时),实验数据见下表:
反应温度/ ℃ | EC转化率/ % | 产率/ % | |
乙二醇 | 甲醇 | ||
160 | 23.8 | 23.2 | 12.9 |
180 | 62.1 | 60.9 | 31.5 |
200 | 99.9 | 94.7 | 62.3 |
220 | 99.9 | 92.4 | 46.1 |
由上表可知,温度越高,EC的转化率越高,原因是______。温度升高到220 ℃时,乙二醇的产率反而降低,原因是______。
(3)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电解CO2可制取甲醇,装置如下图所示,电极a接电源的______极(填“正”或“负”),生成甲醇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4)CO2较稳定、能量低。为实现CO2的化学利用,下列研究方向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a.选择高能量的反应物和CO2反应获得低能量的生成物
b.利用电能、光能或热能活化CO2分子
c.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化合物N( )可以增强牙膏、口香糖等制品的香气,其中间体L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1、R2、R3、R4表示原子或原子团
请回答:
(1)A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
(2)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4)D→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F→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J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6)K含有六原子环结构,K→L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7)G和L经过3步反应合成N,路线如下:
结合中间体L的合成路线,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中间产物1:______,中间产物2:______。
某同学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①和②,在相同时间内,记录现象如下(溶液的温度变化均不明显)。
实验装置 | 实验序号 | 电极材料 | 实验现象 |
| ① | 铂 | 两极均产生大量无色气泡, 两极区的溶液均未见白色浑浊 |
② | 石墨 | 两极均产生大量无色气泡, 阴极区未见白色浑浊, 阳极区产生白色浑浊,分离出该白色固体,加酸溶解,产生气泡 |
根据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2H2O-4e− == O2↑+ 4H+
B. ②中,白色浑浊的主要成分是Ca(OH)2
C. ②中,产生白色浑浊的主要原因是电解过程消耗水
D. ②中,产生白色浑浊与阳极材料被氧化生成CO32−有关
在金属Pt、Cu和铱(Ir)的催化作用下,密闭容器中的H2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态氮(NO3−)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Ir的表面发生反应:H2 + N2O == N2 + H2O
B. 导电基体上的负极反应:H2-2e− == 2H+
C. 若导电基体上只有单原子铜,也能消除含氮污染物
D. 若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增多,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
聚氨酯类高分子材料PU用途广泛,其合成反应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O(CH2)4OH的沸点高于CH3CH2CH2CH3
B. 高分子材料PU在强酸、强碱中能稳定存在
C. 合成PU的两种单体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均有3个吸收峰
D. 以1,3-丁二烯为原料,可合成HO(CH2)4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后者红色更深
B. 分别向2 mL5%H2O2溶液中滴加1 mL 0.1 mol·L−1 FeCl3和CuSO4溶液,产生气泡快慢不相同
C. 蛋白质溶液遇饱和Na2SO4溶液或醋酸铅溶液均产生沉淀,沉淀均可溶于水
D. 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的混合物,可将二者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