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对预防血栓和脑梗有很好的作用,M是一种防晒剂...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对预防血栓和脑梗有很好的作用,M是一种防晒剂,它们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由A出发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①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②R1CHO+R2CH2CHO+H2O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M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阿司匹林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显示有________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2)写出 H→Ⅰ过程中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3)写出D→E转化过程中①(D+NaO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由H→I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副产物,其中一种分子式为C16H12O2Cl2,写出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5)阿司匹林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

a.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

b.仅属于酯类,能发生银镜反应,且每摩该物质反应时最多能生成4molAg

其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出一种)

(6)写出由Ⅰ到M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

示例CH2=CH2HBrCH3CH2BrCH3CH2OH

__________________

 

酯基和醚键 6 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6NaOH+4NaCl+3H2O 6 或(任写出一种) 【解析】(1)由M的结构简式,可知M分子中有酯基和醚键,阿司匹林结构简式为,所以含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2)H为,I为,H→I先发生加成反应,后发生消去反应,E为:,E在浓硫酸为催化剂与乙酸酐反应生成阿司匹林,E脱水生成F为:; (3)A的分子式是C7H8,由阿司匹林和M的结构简式可知A中含有苯环,所以A是,B、C都为C7H7Cl,甲基邻对位上的氢易被取代,所以B、C是一氯代物,由阿司匹林结构可知B为邻位取代物,即,由M可知C为对位,B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分子式为C7H4Cl4,为甲基上的氢被取代,所以D为:,D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酸化,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所以E为:,D与NaOH在高温高压下的反应方程式为:, (4)H为,I为,H→I先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后发生消去反应,副产物中一种分子式为C16H12O2Cl2,所以其结构简式为:; (5)能发生银镜反应且每摩尔物质反应生成4molAg说明含有两个醛基;属于酯类,结合含有两个醛基且苯环上只有3个取代基可知苯环上含有两个“HCOO-”,另外还剩余1个C原子,即为一个甲基,先考虑两个“HCOO-”有邻、间、对排列,再用甲基取代苯环上的H原子,分别得到2种、3种、1种结构,共有6种,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其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的结构简式为; (6)先将醛基氧化成羧基,再酯化即可,但氧化醛基时不能选用强氧化剂,避免碳碳双键也被氧化,可选择银氨溶液可新制氢氧化铜,合成路线图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第四周期的元素,如:钛(22Ti)、铁(26Fe)、砷、硒、锌等及其相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Ti原子中,最高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形状为___________,与Ti同周期的所有过渡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钛不同的元素有______种。

(2)琥珀酸亚铁片是用于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的常见药物,临床建议服用维生素C促进“亚铁”的吸收,避免生成Fe3+,从结构角度来看,Fe2+ 易被氧化成Fe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SCN-离子可用于Fe3+的检验,其对应的酸有两种,分别为硫氰酸(H-S-C≡N)和异硫氰酸(H-N=C=S)。

①写出与SCN-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微粒_________________(分子或离子);

②硫氰酸分子中π键和σ键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

③异硫氰酸的沸点比硫氰酸沸点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语“信口雌黄”中的雌黄分子式为As2S3,分子结构如图,A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雌黄和SnCl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雌黄(As4S4)和SnCl4并放出H2S气体,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nCl4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

(5) 高子化合物CaC2的一种晶体结构如图所示。该物质的电子式___________。一个晶胞含有的π键平均有___________个。

(6)硒化锌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图中X和Y点所堆积的原子均为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该晶胞中硒原子所处空隙类型为___________(填“立方体”、“正四面体”或正八面体”),该种空隙的填充率为___________;若该晶胞密度为pg•cm-3,硒化锌的摩尔质量为Mg•mol-1。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晶胞参数a 为___________nm。

 

查看答案

碳酸亚铁(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备补血剂乳酸亚铁,也可用作可充电电池的电极。某研究小组通过下列实验,寻找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备FeCO3的最佳方案:

实验

试剂

现象

滴管

试管

0.8 mol/L FeSO4溶液

(pH=4.5)

1 mol/L Na2CO3溶液

(pH=11.9)

实验:立即产生灰绿色沉淀,5min后出现明显的红褐色

0.8 mol/L FeSO4溶液

(pH=4.5)

1 mol/L NaHCO3溶液

(pH=8.6)

实验:产生白色沉淀及少量无色气泡,2min后出现明显的灰绿色

0.8 mol/L (NH4)2Fe(SO4)2

溶液(pH=4.0)

1 mol/L NaHCO3溶液

(pH=8.6)

实验:产生白色沉淀及无色气泡,较长时间保持白色

 

(1)实验I中红褐色沉淀产生的原因可用如下反应表示,请补全反应:_____________

Fe2++        +     + H2O Fe(OH)3 + HCO3

(2)实验II中产生Fe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实验IIINH4+所起的作用,甲同学设计了实验IV进行探究:

 

操作

现象

实验IV

0.8 mol/L FeSO4溶液中加入________,再加入一定量Na2SO4固体配制成混合溶液(已知Na+对实验无影响,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再取该溶液一滴管,与2mL 1mol/L NaHCO3溶液混合

与实验III现象相同

 

实验IV中加入Na2SO4固体的目的是_________

对比实验II、III、IV,甲同学得出结论:NH4+水解产生H+,降低溶液pH,减少了副产物Fe(OH)2的产生。

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够严谨,应补充的对比实验操作是:_________,再取该溶液一滴管,与2mL 1mol/L NaHCO3溶液混合

(4)小组同学进一步讨论认为,定性实验现象并不能直接证明实验IIIFeCO3的纯度最高,需要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定量测定。分别将实验I、II、III中的沉淀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然后转移至A处的广口瓶中。

补全A中装置并标明所用试剂。____________

为测定FeCO3的纯度,除样品总质量外,还需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

(5)实验反思:经测定,实验III中的FeCO3纯度高于实验I和实验II。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制备FeCO3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Ⅰ.“一酸两浸,两碱联合”法是实现粉煤灰(含SiO2、Al2O3、Fe2O3、CaO、MgO等)综合利用的新工艺。聚合氯化铝铁(PAFC)化学式为:[Al2(OH)nCl6-n]m·[Fe2(OH)xCl6-x]y,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工业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际工业中“酸浸”、“碱浸”均不能充分反应,滤渣A中主要含有SiO2、Al2O3。“纯碱混合焙烧”中,它们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混合后“蒸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4)PAFC、无水AlCl3、FeCl3·6H2O用量均为25 mg·L-1时,处理不同pH污水的浊度去除率如图所示,PAF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5) 25℃时,用0.1mol/L的CH3COOH溶液滴定20mL0.1mol/L的NaOH溶液,当滴加VmLCH3COOH溶液时,混合溶液的pH=7。已知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Ka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

(6) 常温下,测得某纯CaSO3与水形成的浊液pH为9,已知Ka1(H2SO3)=1.8×10-2,Ka2(H2SO3)=6.0×10-9,忽略SO32-的第二步水解,则Ksp(CaSO3)=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Ⅰ.催化剂是化工技术的核心,绝大多数的化工生产需采用催化工艺。

(1)新的研究表明,可以将CO2转化为炭黑进行回收利用,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整个过程中Fe3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反应N2(g)+3H2(g)2NH3(g)  ΔH<0。按n(N2)∶n(H2) = 1∶3向反应容器中投料,在不同温度下分别达平衡时,混合气中NH3的质量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曲线a、b、c对应的温度是由低到高

b.加入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和提高H2的转化率

c.图中Q、M、N点的平衡常数:K(N)>K(Q)=K(M)

②M点对应H2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

③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分别表示N2、H2和NH3。e表示生成的NH3离开催化剂表面,b和c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机反应中也常用到催化剂。某反应原理可以用下图表示,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过二硫酸钾(K2S2O8)在科研与工业上有重要用途。

(4)某厂采用湿法K2S2O8氧化脱硝和氨法脱硫工艺综合处理燃煤锅炉烟气,提高了烟气处理效率,处理液还可以用作城市植被绿化的肥料。一定条件下,NO去除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80℃时,若NO初始浓度为450 mg·m-3,t min达到最大去除率,NO去除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____mol·L-1·Min-1(列代数式,不必计算结果)

(5)过二硫酸钾可通过“电解→转化→提纯”方法制得,电解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常温下,电解液中含硫微粒的主要存在形式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在阳极放电的离子主要是HSO4,阳极区电解质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___,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常温下,H2A是一种易溶于水的二元酸,将NaOH溶液滴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2A溶液中,溶液中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常温下,H2A的电离平衡常数 Ka1=10-3.30

B. 当 c(Na+)=2c(A2-)+c(HA-)时,溶液呈中性

C. pH=6.27时,c(A2-)=c(HA-)>c(H+)>c(OH-)

D. V(NaOH溶液):V(H2A 溶液)=3∶2 时,2c(Na+)+c(OH-)=2c(H2A)+c(HA-)+c(H+)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