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氢、氧、硫、氮,燃煤产生CxHy、SO2等大气污染物,煤的气化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煤的气化获得的水煤气( 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 )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绿色燃料甲醇。
已知: H2O(1) = H2O(g) ΔH1= +44 .0kJ/mol
CO2(g)+H2(g) = CO(g)+H2O(g) ΔH2=-3.0kJ/mol
CO2(g)+3H2(g) = CH3OH(g)+H2O(g) ΔH3=-58.7 kJ/mol
写出由CO与H2制备CH3OH 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甲醇和CO2可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CH3OCOOCH3简称DMC) ;
2CH3OH(g)+CO2(g) CH3OCOOCH3(g)+H2O(g) ΔH4<0![]()
①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
②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V正(CH3OH)= 2V逆(H2O)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C.容器内压强不变
D.CH3OH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③一定条件下分别向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初始物质发生该反应,各容器中温度、反应物的起始量如下表,反应过程中DMC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容器 | 甲 | 乙 | 丙 |
容积(L) | 0.5 | 0.5 | V |
温度(℃) | T1 | T2 | T3 |
起始量 | 1molCO2(g) 2molCH3OH(g) | 1molDMC(g) 1molH2O(g) | 2molCO2(g) 2molCH3OH(g) |

甲容器中,在5-15min时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_____.乙容器中,若平衡时n(CO2)=0.2mol.则T1_____T2 (填“>”“<”或“=”)。两容器的反应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 甲________丙(填“>”“<."或”=”)。
(3)利用甲醇可制成微生物燃料电池(利用微生物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某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A极是_____极(填“正”或“负”),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该电池不能在高温下工作的理由是________。

25℃时,用0.10m/L的弱碱BOH滴定10.00 ml a mol/L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BOH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N点溶液中存在关系式:c(C1—)=c(B+)+c(B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点溶液中存在c(H+)=c(OH—)+2c(BOH)+c(B+)
B. N、Q两点溶液中BOH电离平衡常数:N<Q
C. P点BOH过量,此时溶液中c(B+)>c(Cl—)
D. a<0.108
某温度时,可用K2S沉淀Cu2+、Mn2+、Zn2+三种离子(M2+),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c(S2-)与lgc(M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离子对应的硫化物中Ksp(CuS)最小,约为1×10-20
B. 向MnS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水。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c(S2-)增大
C. 可用MnS除去Mn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杂质ZnCl2
D. 向浓度均为1×10-5mol/L的Cu2+、 Zn2+、Mn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10-4mol/的Na2S溶液,Mn2+最先沉淀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Y、Z组成的单质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B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常温下Y、Z 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pH=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与B 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 离子半径: Z>X>Y>W
C. W、Y、Z 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
D. 将等物质的量的A、C溶于同一烧杯水中,所得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X溶液逐滴加人固体Y中,装置B的试管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选项 | X溶液 | 固体Y | Z溶液 | 现象 |
|
A | 稀硫酸 | 亚硫酸钠 | 品红试液 | 品红褪色 | |
B | 浓氨水 | CaO | 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变红 | |
C | 盐酸 | 石灰石 | 硅酸钠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
D | 双氧水 | MnO2 | 氢硫酸溶液 | 产生浑浊 |
A. A B. B C. C D. D
某有机物加氢反应后生成
,该有机物可能是
A. 乙醛的同系物 B. 戊醛的同分异构体
C. 丙醇的同系物 D. 丁醇的同分异构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