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伴有能量变化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

D.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 【解析】试题分析: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A项错误;B.灯泡发光,由电能转化成光能,属于物理变化,所以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都是化学变化,B项错误;C.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在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C项正确;D.对于吸热反应而言,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项错误;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关焰色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焰色反应是金属单质表现的性质

B. 焰色反应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产生的

C. 焰色反应看到黄色火焰并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不含钾元素

D. 洗涤焰色反应中用到的铂丝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查看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KNO3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目的

古代文献

说明

A

性质

“…凡研消(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一《天工开物》

KNO3能自燃

B

鉴别

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 ——《本草经集注》

利用焰色反应

C

提纯

“…(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开宝本草》

溶解、蒸发、结晶

D

使用

“(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山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铜诸药者"——《本草纲目》

利用KNO3的氧化性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有机物M是合成一种广谱杀菌剂的重要中间产物,以下是合成M的一种路线:


已知:G→HJ→M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均为100%

回答下列问题:

(1)A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H→J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2)物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物质Y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种,写出其中任意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

①不与NaHCO3溶液反应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遇FeCl3溶液显紫色         ④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苯环上只有一种氢原子

(5)根据上述合成路线中的信息,写出以1,3—丙二醇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有力地促进了社会进步,因此了解物质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试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_,在水溶液中常以Fe2+、Fe3+的形式存在,其中________更稳定。

(2)OF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OF2的分子极性比H2O的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一种新型铝离子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由某种有机阳离子与AlCl4、Al2Cl7构成,AlCl4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Al2Cl7中的原子都是8电子结构,则Al2Cl7的结构式为(配位键用“→”表示)__________

(4)FeO晶体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要比较FeO与NaCl的晶格能大小,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___________

(5)氮化铝、氮化硼、氮化镓晶体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它们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

(6)NH3分子中∠HNH键角为106.7º,而配离子[Zn(NH3)6]2+中∠HNH键角为109.5º, 配离子[Zn(NH3)6]2+中∠HNH键角变大的原因是_____

(7)下图是Fe3O4晶体的晶胞。

①晶胞中亚铁离子处于氧离子围成的______(选填“正方形”、“正四面体”或“正八面体”)空隙。

②晶胞中氧离子的堆积方式的名称为________

③若晶胞的体对角线长为 a nm,则 Fe3O4 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用 NA 表示)。

 

查看答案

甲烷以天然气和可燃冰两种主要形式存在于地球上,储量巨大,充分利用甲烷对人类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乙炔(CH≡C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甲烷裂解法制取乙炔,反应为:2CH4(g)C2H2(g)+ 3H2(g)。甲烷裂解时还发生副反应: 2CH4(g)C2H4(g)+2H2(g)。甲烷裂解时,几种气体平衡时分压(Pa)的对数即lgP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1725℃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H4,达到平衡时CH4生成C2H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

②1725℃时,若图中H2的lgP=5,则反应2CH4(g)C2H2(g)+ 3H2(g)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注:用平衡分压Pa代替平衡浓度mol/L进行计算)。

③根据图判断,2CH4(g)C2H2(g)+3H2(g)△H_____0(填“>”或“<”)。由图可知,甲烷裂解制乙炔过程中有副产物乙烯生成。为提高甲烷制乙炔的产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2)工业上用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制得合成气(CO、H2),发生反应为:CH4(g)+H2O(g) CO(g)+3H2(g)  △H>0  

图中a、b、c、d四条曲线中的两条代表压强分别为1MPa、2MPa时甲烷含量曲线,其中表示1MPa的是________(填字母)。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图中M点而不是N点对应的反应条件,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知识,同时考虑实际生产,说明选择该反应条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利用CH4、CO2在一定条件下重整的技术可得到富含CO的气体,在能源和环境上具有双重重大意义。重整过程中的催化转化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 CH4(g)+ H2O(g) CO (g )+ 3H2(g)    △H =+206.2 kJ/mol

CH4(g)+ 2H2O(g) CO2(g )+4H2(g)   △H =+158.6 kJ/mol

则:

①过程II中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只有过程I投料比=______,过程II中催化剂组成才会保持不变。

③该技术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