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AgCl浊液中滴加氨水后可得到澄清溶液,继续滴加浓硝酸后又有沉淀生成。经查资料得知:Ag++ 2NH3·H2O
Ag(NH3)2+ 2H2O。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 (s)
Ag+(aq)+Cl-(aq)
B. 实验可以证明NH3结合Ag+能力比Cl-强
C. 实验表明实验室可用氨水洗涤银镜反应后的试管
D. 由资料信息可推知:加浓硝酸后生成的沉淀为AgCl
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不久便会因被腐蚀而出现红褐色锈斑。腐蚀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腐蚀过程中,负极是C
B. Fe失去电子经电解质溶液转移给C
C.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D. 每生成1 mol铁锈(Fe2O3·xH2O)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的O2 33.6 L
一定温度下,在3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H2(g)+CO(g)
CH3OH(g) 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
B. 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
C. 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c(H2)大于容器Ⅲ中c(H2)的两倍
D. 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Ⅰ中的大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合铜离子的模型如图1所示,1个水合铜离子中含有4个配位键
B. K2O晶体的晶胞如图2所示,每个K2O晶胞平均占有8个O2-
C. 金属Zn中Zn原子堆积模型如图3所示,空间利用率为68%
D. 金属Cu中Cu原子堆积模型如图4所示,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每个Cu原子的配位数均为8
下面是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响的图像,其中图像和实验结论表达均正确的是( )


A. ①是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正反应ΔH<0
B. ②是在平衡体系的溶液中溶入少量KCl晶体后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C. ③是在有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的平衡过程图像,a是使用催化剂时的曲线
D. ④是一定条件下,向含有一定量A的容器中逐渐加入B时的图像,压强p1>p2
将NO2装入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2(g)
N2O4(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一个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B. 慢慢压缩气体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C. 慢慢压缩气体体积,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两倍
D. 恒温恒容时,充入稀有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