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

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ClO2===4ClO2↑+H+Cl+2H2O。(HClO2为弱酸)向NaClO2溶液中滴加H2SO4,开始时HClO2分解反应缓慢,随后反应迅速加快,其原因是

A. 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    B. 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

C. ClO2逸出,使反应的生成物浓度降低    D. 在酸性条件下,亚氯酸钠的氧化性增强

 

A 【解析】反应开始时,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很小,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可见氯离子起催化作用, A正确;因为开始时溶液中就有氢离子,分解反应却非常慢,可见氢离子不起催化作用, B错误;逸出的,反应正向移动,则反应的生成物的浓度增加, C错误;若是酸使亚氯酸钠的氧化性增强,应该开始时反应速率应该就很快,与信息不符,D错误;正确选项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分别进行下列两项实验:

(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 

(b)在活塞上都加2 kg的砝码

已知:N2O4(g)2NO2(g) △H>0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正确的是

A. (a)甲>乙,(b)甲>乙    B. (a)甲>乙,(b)甲=乙

C. (a)甲<乙,(b)甲>乙    D. (a)甲>乙,(b)甲<乙

 

查看答案

配合物Na2[Fe(CN)5(NO)]可用于离子检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此配合物中存在离子键、配位键、极性键、非极性键

B. 配离子为[Fe(CN)5(NO)]2-,中心离子为Fe3+,配位数为6,配位原子有C和N

C. 1mol配合物中σ键数目为12NA

D. 该配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易电离,1mol配合物电离共得到3NA阴阳离子

 

查看答案

通过传感器可以监测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一种燃料电池型甲醛气体传感器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 b极的电极反应为HCHO+H2O-4e==CO2+4H+

C. 传感器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硫酸的浓度减小

D. 当电路中转移2×10-4 mol电子时,传感器内参加反应的HCHO为3.0 mg

 

查看答案

AgCl浊液中滴加氨水后可得到澄清溶液,继续滴加浓硝酸后又有沉淀生成。经查资料得知:Ag++ 2NH3·H2OAg(NH3)2+ 2H2O。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 (s)Ag+(aq)Cl(aq)

B. 实验可以证明NH3结合Ag+能力比Cl

C. 实验表明实验室可用氨水洗涤银镜反应后的试管

D. 由资料信息可推知:加浓硝酸后生成的沉淀为AgCl

 

查看答案

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不久便会因被腐蚀而出现红褐色锈斑。腐蚀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腐蚀过程中,负极是C

B. Fe失去电子经电解质溶液转移给C

C.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D. 每生成1 mol铁锈(Fe2O3·xH2O)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的O2 33.6 L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