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 能在Cl2中燃烧生成 HCl,HCl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为H2和Cl2。 图为H2、Cl2和HCl 三者相互转化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 1 放热 B.过程 2 吸热 C.过程 3 放热 D.过程 4 放热
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做笔用的狼毫,研墨用的墨条以及宣纸(即白纸)和做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份依次是
A. 多糖、石墨、蛋白质、无机盐
B. 塑料、石墨、多糖、无机盐
C. 蛋白质、炭黑、多糖、无机盐
D. 蛋白质、煤炭、多糖、有机玻璃
苯氧布洛芬钙G是评价较好的解热、镇痛、消炎药,下面是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具体反应条件和部分试剂略)

已知①氯化亚砜(SOCl2)可与醇发生反应,醇的羟基被氯原子取代而生成氯代烃。
②
(X表示卤素原子)
③R-X+NaCN
RCN+NaX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F中所含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
(3)写出F和C在浓硫酸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A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以下条件的有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属于苯的二取代物;②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共有4个吸收峰的分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5)结合上述推断及所学知识,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任选无机试剂设计合理的方案,以苯甲醇(
)为原料合成苯乙酸苯甲酯(
)写出合成路线__________,并注明反应条件。
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已经记载了我国古代用炉甘石(主要成分ZnCO3)和煤冶锌工艺,锌的主要用途是制造锌合金和作为其他金属的保护层。回答下列问题:
(1)Zn原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锌溶于氨水形成[Zn(NH3)4]SO4溶液。
①与SO42-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
②氨的热稳定性强于膦(PH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元素铜与锌的第一电离能分别为ICu=746 kJ·mol-1,IZn=906 kJ·mol-1,ICu< IZn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草纲目》中记载炉甘石(主要成分ZnCO3)可止血,消肿毒,生肌,明目……。Zn、C、O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ZnCO3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ZnS在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涂料、颜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立方ZnS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每个Zn原子周围最近的Zn原子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晶胞边长为a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ZnS晶体的密度为 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氮氧化物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能形成酸雨、雾霾。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
(1)已知:N2(g)+ O2(g)
2NO(g) ΔH= -180.5kJ·mol-1。N≡N键能941kJ·mol-1、O=O键能499 kJ·mol-1,则NO中N≡O键的键能为___________ kJ·mol-1。
(2)T℃时,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O3和1molO2,发生反应;N2O3(g)+O2(g)
N2O5(g) ΔH= -62kJ·mol-1。若平衡时N2O3和N2O5的体积分数相等,则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
(3)用活化后的N2O5作催化剂,氨气可将NO和O2还原成N2和H2O。若参加反应的NH3和NO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lg K=5.08+
。若该反应在t℃下达到平衡,升高温度时,平衡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逆反应速率将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图I是用食盐水作电解液电解烟气脱氮的一种原理图,NO 被阳极产生的氧化性物质氧化为NO3-,尾气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再排入空气中。电流密度和溶液pH对烟气脱氮的影响如图II。

①处理后的尾气中,一定含有的气体单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溶液的pH对NO除去率有影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若电极板面积为10cm2,实验烟气含NO的体积分数为1.5%,流速为0.070 L·s-1(气体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且烟气中无其他气体被氧化),测得电流密度为1.0A·cm-2。实验中NO除去率为___________(法拉第常数为96500C·mol-1))。
某混合物浆液含Al(OH)3、MnO2和少量Na2CrO4。考虑到胶体的吸附作用使Na2CrO4不易完全被水浸出,某研究小组利用设计的电解分离装置(见图2),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回答Ⅰ和Ⅱ中的问题。

Ⅰ.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和利用(流程图中的部分分离操作和反应条件未标明)
(1)反应①所加试剂NaOH的电子式为_________,B→C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C→Al的制备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探究反应②发生的条件。D与浓盐酸混合,不加热,无变化;加热有Cl2生成,当反应停止后,固体有剩余,此时滴加硫酸,又产生Cl2。由此判断影响该反应有效进行的因素有(填序号)___________。
a.温度 b.Cl-的浓度 c.溶液的酸度
(3)0.1 mol Cl2与焦炭、TiO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2·xH2O的液态化合物,放热4.2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Ⅱ.含铬元素溶液的分离和利用
(4)用惰性电极电解时,CrO42-能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阴极室生成的物质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