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消除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有多种方法。 (1)用活性炭还原法: 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

消除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有多种方法。

(1)用活性炭还原法: 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活性炭和 NO,发生反应:C(s)+2NO(g) N2(g)+CO2(g) H=Q kJ·mol1 T1℃下,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部分数据如下:

0~10 min 内, N2 的平均反应速率 υ(N2)=________ , 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___

30 min 后,若只改变一个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如上表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

a. 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b. 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

c. 缩小容器的体积 d. 通入一定量的 NO

③若 30 min 后升高温度至 T2℃,重新达到平衡时,容器中 NO、 N2、 CO2 的浓度之比为 733,则该反应的H______0(填“>” 、 “ =” 、或“<” )

(2)NH3 催化还原法: 原理如图所示

①若烟气中 c(NO2): c(NO)=11,发生如图甲所示的脱氮反应时,反应过程中转移 1.5mol 电子时放出的热量为 113.8 kJ,则发生该脱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图乙是在一定时间内,使用不同催化剂 Mn Cr 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脱氮率,由图可知工业使用的最佳催化剂和相应温度分别为_____ ;使用 Mn 作催化剂时,脱氮率 b~a 段呈现如图变化的可能原因是_____

(3)已知常温下 Ka1(H2SO3)=1.8102, Ka2(H2SO3)=6.0109汽车尾气中的 SO2 用石灰水来吸收,生成的 CaSO3 浊液 pH=9.0,忽略 SO32的第二步水解,则Ksp(CaSO3)=_____

 

0.03 mol·L-1·min-1 K=4 c d < 2NH3(g)+NO(g)+NO2(g) 2N2(g)+3H2O(g) ΔH=-455.2 kJ/mol Mn 、200℃ b~a段,温度较低,催化剂活性较低,脱氮反应速率较慢,反应还没达到化学平衡(反应限度),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变大,一定时间参与反应的氮氧化物变多,导致脱氮率逐渐升高; 4.2×10-9 【解析】(1)①分析图表数据结合化学反应速率概念计算v,计算平衡浓度结合平衡常数概念是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的幂次方乘积得到;②反应前后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图表数据分析可知一氧化氮,氮气,二氧化碳浓度都增大,说明改变的条件是缩小体积增大浓度,或加入一氧化氮达到新平衡后个物质浓度增大;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7:3:3,根据Qc与K的相对大小判断平衡移动方向,逆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② (3) (1)①分析图表数据,0~10min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v(N2)=0.03 mol/(L/min), 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平衡浓度:                C(s)+2NO(g)= N2(g)+CO2(g); 起始量(mol/L)        1        0        0 变化量(mol/L)       0.8       0.4      0.4 平衡量(mol/L)        0.2       0.4      0.4 K==4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图表数据分析可知一氧化氮,氮气,二氧化碳浓度都增大;a.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是固体,对平衡无影响,故a不符合; b.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 达到平衡后一氧化氮、氮气、二氧化碳浓度不可能都增大,故b不符合;c.当缩小容器的体积,反应前后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平衡不动,但个物质浓度增大,符合要求,故c符合;d.通入一定量的NO,反应正向进行,达到平衡后一氧化氮、氮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大,适故答案为:bc;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7:3:3,Qc=<4,,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逆反应是吸热反应,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Q<0,故答案为:<; (2)①由图甲可知NH3与NO、NO2反应产物为N2和水,故氧化剂为NO、NO2;因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g)+NO(g)+NO2(g)=2N2 (g)+3H2O(g)△H=-455.2 kJ/mol; ②根据图乙知Mn催化剂时,在200℃左右脱氮率最高,Cr作催化剂,500℃左右脱氮率最高,但二者的最高脱氮率差不多,使用Mn作催化剂需要的温度低,更经济,因此使用的最佳的催化剂和相应的温度分别为Mn、200℃左右;故答案为:Mn、200℃;使用 Mn 作催化剂时,脱氮率 b~a 段呈现上升状态,可能的原因是:b~a段,温度较低,催化剂活性较低,脱氮反应速率较慢,反应还没达到化学平衡(反应限度),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变大,一定时间参与反应的氮氧化物变多,导致脱氮率逐渐升高; (3)由Ka2(H2SO3)=6.0×10-9可知SO32-+H2O⇌HSO3-+OH-的水解Kh===1.67×10-6, 常温下,测得某纯CaSO3与水形成的浊液pH为9,c(HSO3-)=c(OH-)=1×10-5,可知c(SO32-)==6×10-5, 又c(Ca2+)=c(SO32-)+c(HSO3-)=7×10-5, Ksp(CaSO3)=c(Ca2+)×c(SO32-)=7×10-5×6×10-5=4.2×10-9。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工业上制备 BaCl2·2H2O 有如下两种途径。

途径 1:以重晶石(主要成分 BaSO4)为原料,流程如下:

(1)写出高温焙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温焙烧时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途径 2:以毒重石(主要成分 BaCO3,含 Ca2+、 Mg2+、 Fe3+等杂质)为原料,流程如下:

已知: Ksp(BaC2O4)=1.6×107, Ksp(CaC2O4)=2.3×109

 

Ca2+

Mg2+

Fe3+

开始沉淀时的 pH

11.9

9.1

1.9

完全沉淀时的 pH

13.9

11.1

3.7

 

(3)为提高矿石的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4)加入 NH3·H2O 调节 pH=8 可除去____ (填离子符号),滤渣中含_________(填化学式)。加入 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_________

(5)重量法测定产品纯度的步骤为:

准确称取 m g BaCl2·2H2O 试样,加入 100 mL 水, 3 mL 2 mol·L1 HCl 溶液加热溶解。边搅拌,边逐滴加入 0.1 mol·L1 H2SO4 溶液。待 BaSO4 完全沉降后,过滤,用0.01 mol·L1 的稀H2SO4洗涤沉淀 3~4 次,直至洗涤液中不含 Cl为止。将沉淀置于坩埚中经烘干灼烧至恒重,称量为 n g。则B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课题组同学受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实验的启示,拟设计实验利用氧化铜探究乙醛的还原性。

【提出猜想】 猜想 1: CH3CHO+2CuO CH3COOH+Cu2O;

猜想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化学方程式)。

【定性实验】(1)甲同学设计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已知: 乙醛和乙酸的沸点分别为 20.8℃、 117.9℃。

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当氧化铜完全反应后停止实验。

①为达到良好的冷凝效果,方框中 C 装置应选用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实验中先通入乙醛蒸气,后点燃装置 B 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

②已知: Cu2O 呈红色,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 Cu2O+2H+=Cu+Cu2++H2O。 请你设计实验证明猜想 1 成立。

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量实验】(2)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方案定量探究红色固体的成分。

已知:醋酸亚铬[Cr(CH3COO)2]溶液可以吸收少量的 O2

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_______

a. 装置 D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b. 装置 F 中盛装醋酸亚铬溶液

c. 向装置 D 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可加快反应

d. 实验中观察到装置 G 中有明显现象

②装置 G 中红色粉末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粉末质量为 19.2 g;装置 H 净增质量为2.0 g。请选择合理数据计算,确定红色粉末的成分及物质的量: _______

 

查看答案

羟胺的电离方程式为: NH2OH+H2O NH3OH++OH( 25℃时, Kb=9.0×l09)。用 0.l mol·L1 盐酸滴定 20 mL 0.l mol·L1 羟胺溶液,恒定 25℃时,滴定过程中由水电离出来的 H+浓度的负对数与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己知: lg3=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 V1>10

B. A 点对应溶液的 pH=9.5

C. B、 D 两点对应的溶液均为中性

D. E 点对应溶液中存在:c(H+)=c (OH)+c (NH3OH+)+c (NH2OH)

 

查看答案

A、 B、 C、 D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8, A C 同主族, B 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B、 C、 D 的单质均可与 NaOH 溶液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 D>B    B. 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C>A

C. AD4 的熔沸点比 CD4的高    D. 可电解BD3制备 B 的单质

 

查看答案

-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多孔电极材料选用纳米多孔金时, 该电池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电池反应为: 2Li+O2=Li2O2下列说法错误

A. 该电池的电解液常用锂盐的有机溶液

B. 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 0.01 mol 电子负极材料减重 0.07g

C. 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可能经过两个过程: Li++O2+e=LiO2    Li++LiO2+e=Li2O2

D. 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 Li2O2越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