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铝氢化钠(NaAlH4)是有机合成的重要还原剂,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已知...

铝氢化钠(NaAlH4)是有机合成的重要还原剂,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已知AlCl3的熔点为190℃,沸点为178℃,在潮湿的空气中易水解。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中装置制备无水AlCl3

①写出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____→b→c→______________。(填接口字母)。

③装置F中应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AlCl3与NaH反应时,需先将AlCl3溶于有机溶剂,再将得到的溶液滴加到NaH粉末中,此反应中NaH的转化率较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测定铝氢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来测定铝氢化钠样品的纯度。

①铝氢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如下四种装置测定铝氢化钠样品的纯度(杂质只有氢化钠)。从简约性、准确性考虑,最恰当的装置是_____(填编号)。

 

5Cl-+ClO3-+6H+==3Cl2↑+3H2O k→j→d→e h→i→f→g 饱和NaCl溶液 吸收未反应的Cl2,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E中 NaH是离子化合物,难溶于有机溶剂,使反应物难以接触(或其他合理答案) NaAlH4+2H2ONaAlO2+4H2↑ 丁 【解析】①氯酸钾和浓盐酸制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l-+ClO3-+6H+==3Cl2↑+3H2O,故答案为:5Cl-+ClO3-+6H+==3Cl2↑+3H2O; ②A用于制备氯气,经F中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用C装置干燥,在B中反应生成氯化铝,E用于收集氯化铝,最后连接D,用碱石灰吸收氯气尾气,且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则连接顺序为a→k→j→d→e→b→c→h→i→f→g,故答案为:k→j→d→e;h→i→f→g; ③装置F用于除去氯化氢,应盛装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剩余的氯气并避免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中,反之氯气污染空气以及氯化铝水解,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吸收剩余的氯气并避免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中; (2)AlCl3与NaH反应时,需将AlCl3溶于有机溶剂,再将得到的溶液滴加到NaH粉末上,则生成的NaCl是离子化合物,和有机物之间互不相溶,所以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沉淀在氢化钠表面,阻止了氯化铝和氢化钠进一步反应,导致NaH的转化率较低,故答案为:NaH是离子化合物,难溶于有机溶剂,使反应物难以接触; (3)①铝氢化钠遇水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偏铝酸钠和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H4+2H2O=NaAlO2+4H2↑,故答案为:NaAlH4+2H2ONaAlO2+4H2↑; ②由反应原理得,测定铝氢化钠样品的纯度即通过测定铝氢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气的量计算铝氢化钠的量,从而计算其纯度,所以从简约性、准确性考虑,甲没有使用恒压漏斗,测出的氢气有误差;乙、丙采用排水法收集氢气,由于导管中会有残留,导致测出的氢气有误差,适宜的方案是丁;通过连续两次读数的氢气体积相等,说明铝氢化钠与水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故答案为: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时,用0.10mol/L的盐酸分别滴定体积相同且浓度均为0.10mol/L的三种一元碱XOH、YOH及ZOH,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滴定XOH时可用酚酞作指示剂

B. YOH是强碱

C. X++H2OXOH+ H+的平衡常数K=10-4

D. [V(盐酸)/V(碱)]=0.5时,c(Z+)>c(Y+)>c(X+)

 

查看答案

短周期元素W、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最内层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的半径:Z>Y>X

B. WX 与ZX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C. 元素的非金属性:Y>X>W

D. Y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查看答案

处理工业酸性废水中NO3-的电解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解总反应为4NO3-+4H+2N2↑+5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 Y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NO3-+10e-+12H+==N2↑+6H2O

C. 电解池工作时,H+从质子交换膜右侧向左侧移动

D. 电解池工作时,电路中每通过2mol电子,生成15.68L气体

 

查看答案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AlCl3在熔融状态时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4NNA

B. 1molOH-与17gNH3所含的电子数分别为9NA和10NA

C. 常温常压下,0.1mol NH3与0.1mol HCl 充分反应后所得的产物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D. 13.8gN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证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

将少量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烧杯中,溶液变蓝

B

除去氧气中的少量氢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粉

C

清洗银镜反应实验所用的试管

先用稀盐酸清洗,再用水清洗

D

证明:Ksp(BaCO3)>Ksp(BaSO4)

将0.1mol/L的Na2CO3溶液滴入BaSO4悬浊液中,过滤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