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若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1∶1∶4
B. 1∶3∶1
C. 3∶3∶8
D. 1∶1∶1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 )
①HClO的氧化性比H2SO4的氧化性强 ②常温下氯气是气态而硫是固态
③盐酸酸性比氢硫酸强 ④HCl比H2S稳定 ⑤H2S能被Cl2氧化成硫
⑥SCl2分子中氯显-1价 ⑦氯气与氢气化合比硫与氢气化合要容易进行
⑧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 ①④⑤⑥⑦
C. ④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⑦⑧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A>B>D>C B. 原子序数d>c>b>a
C. 离子半径C>D>B>A D. 单质的还原性A>B>D>C
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增添了化学实验的魅力,下列有关反应颜色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新制氯水久置后→浅黄绿色消失
②淀粉溶液遇单质碘→蓝色
③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搅拌→白色
④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
⑤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红色
⑥用稀盐酸酸化Fe(NO3)2→变黄
⑦浓硝酸涂在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⑧Fe(OH)3胶体通电一段时间→正极附近颜色加深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⑤⑦ C.①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⑦⑧
如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

A. 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Cl2
B. 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取NH3
C. 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取NO2
D. 二氧化锰固体和双氧水反应制取O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褪色:2MnO4-+4H++5SO22Mn2++5S +2H2O
B.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AlO2+2H2O
C. NH4HS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NH4++HSO3- +2OH-
NH3↑+SO32+2H2O
D.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ClO-+H2O+CO2CaCO3↓+2HCl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