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在溶液中可进行反应A +BC+D,其中A、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并测定反应中生成物C...

在溶液中可进行反应A +BC+D,其中A、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并测定反应中生成物C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线。(0~t1、t1~t2、t2~t3各时间段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在t1~t2

C. 四个时间段内生成C的量最多的是t1~t2

D. 反应速率后来减慢主要是受反应物浓度变化的影响

 

A 【解析】A. 根据图像可知无法判断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A错误;B. 斜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在t1~t2,B正确;C. 根据纵坐标数据可知四个时间段内生成C的量最多的是t1~t2,C正确;D. 反应后阶段,反应物浓度减小,因此反应速率后来减慢主要是受反应物浓度变化的影响,D正确,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一定温度中,将1 molA 和2mol B放入容积为5L 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 +2B(g)C(g)+2D(g)。5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内B的浓度减少了0.2mol/L,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5min 内该反应用C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mol/(L·min)

B. 平衡时B 的转化率为50%

C. 平衡时B 的体积分数约为33.3%

D. 初始时的压强与平衡时的压强比为4 :5

 

查看答案

对反应A(s+3B(g)2C(g)+ D(g)来说,下列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0.02mol/(L·s)    B. v(D)=0.01mol/(L·s)

C. v(C)=0.5mol/(L·min)    D. v(B)= 0.6mol/(L·min)

 

查看答案

将1mol纯净的A置于真空密闭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分解达到平衡:A(s)2B(g) +C(g),下列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反应速率:vB()=vc()    B. B的体积分数不变

C. 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

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通常情况下,N2比NO稳定

B. “雷雨发庄稼”中涉及到N2(g)和O2(g)的反应

C. 1mol N2(g)和1mol O2(g)反应吸收的能量为179.3kJ

D. NO是酸性氧化物,可直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而除去

 

查看答案

利用二氧化铈(CeO2)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将H2O、CO2转变成H2、CO。其过程如下:mCeO2(m-x)CeO·xCe+xO2、(m-x)CeO2·xCe+xH2O+xCO2mCeO2+xH2+xC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eO2·xCe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过程中CeO2没有消耗

C. 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D. O2在第一个反应中作氧化产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