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消费中占60%以上,它在给我们提供廉价能源的同时,燃烧生成的SO2、NOx等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1)向燃煤中加入CaO,煤中硫元素大多数会转化为CaSO4,故CaO能起到固硫、降低SO2排放量的作用。
已知:①SO2(g)+CaO(s)=CaSO3(s) △H=-402 kJ·mol-1
②2CaSO3(s)+O2(g)=2CaSO4(s) △H =-234.2 kJ·mol-1
③CaCO3(s)=CO2(g) +CaO(s) △H=+178.2 kJ·mol-1
则反应2SO2(g)+O2(g)+2CaO(s)=2CuSO4(s) △H =________kJ·mol-1。
向燃煤中加入CaCO3也可起到固硫作用,若固定2molSO2,相应量的煤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时向环境释放出的热量会减少______________kJ。
(2)活性炭对NO2有较强的吸附性,二者之间可发生2C(s)+2NO2(g)
N2(g)+2CO2(g) △H,为研究温度、压强等外部因素对该反应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O2和足量的活性炭,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i.固定密闭容器的体积为5 L,测得恒容时不同温度下NO2的转化率(ɑ)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该反应的△H_________0填“>”或“<”),温度为T2时,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的时间段内v(N2)=_____________。
②温度为T1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若保持温度不变,提高NO2 转化率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ⅱ.保持容器中的温度恒定,测得20s时,CO2的体积分数(φ)与压强(p)的关系如图Ⅱ所示。

③图Ⅱ曲线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压强为p1时,第20s时容器中c(NO2):c(N2)=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用NaOH溶液吸收SO2既可消除大气的污染,又可获得重要的化工产品,若某吸收液中c(HSO3-):c(SO32-)=1:100,则所得溶被的pH=____________(常温下K1(H2SO3)=1.5×10-2、K2(H2SO3)=1×10-7)。
电子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废弃塑料和重金属,工业上可以从电子废料(电脑主板和手机废件)中提取大量的金、银和铜,每吨电子废料中能够提取出130公斤铜,0.45公斤黄金和2公斤白银,提取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过程中,王水与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萃取”过程中,将混合液分离所需要的主要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仪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还原Ⅰ”制备单质Ag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本质是Zn和AgCl在电解质HCl中形成微电池,该过程的总反应为:2AgCl+Zn=2Ag+ZnCl2,则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滤渣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则“沉铜”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滤液为NaCl、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液,若上述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下表中数据,综合分析工业上进行“还原Ⅱ”过程中所选用的还原剂最好为______________。
物质 | 价格(元·吨-1) |
双氧水(含30%H2O2) | 3200 |
绿矾(含99.0%FeSO4·7H2O) | 1800 |
亚硫酸氢钠(含99.5%NaHSO3) | 2850 |
草酸(含99.0%H2C2O4) | 3000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NO可与炽热的铜粉发生反应,他们设计如下装置(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验证。

已知:NO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NO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K1、K2,将导管未端置于盛水的水槽中,______________,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A中反应开始前,需要先打开K1,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或CO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装置D中铜粉变黑,装置E中溶液颜色变浅,则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一种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该离子反应中的氧化产物为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主要的操作过程、现象、结论)。
(5)从绿色化学角度考虑,实验结束后,拆卸装置前,还应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已知298K时,Ksp(NiS)=1.0×10-21,Ksp(FeS)=6.0× 10-18,其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图中R表示Ni或F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
≈2.4,
≈3.2) ( )

A. M点对应的溶液中,c(S2-)≈3.2×10-11 mol·L-1
B. 与P点相对应的NiS的分散系是均一稳定的
C. 向Q点对应的溶液中加水,可转化成N点对应的溶液
D. FeS+Ni2+
NiS+Fe2+的平衡常数K=6000
已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mZ(g) △H< 0。反应过程中,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t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A. 升高温度 B. 加入更高效的催化剂
C. 增大压强 D. 加入一定量的Z
一种以可再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MEC 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极均为情性电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极b表面发生氧化反应
B. 电极a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C. MEC左右两极室均为有氧环境
D. 利用MEC制氢气,当消耗1m ol葡萄糖时,理论上可产生12mol氢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