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T℃时,体积均为0.5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A(g)+B(g)...

T时,体积均为0.5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A(g)+B(g)2C(g) 

H= -Q kJ/mol(Q>0)。保持温度不变,实验测得起始和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A

B

C

2

1

0

0.75Q kJ

0.4

0.2

1.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18

B.容器②中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0.05Q kJ

C.向容器①中通入氦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不变

D.其他条件不变,若容器②保持恒容绝热,则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小于2/3

 

AC 【解析】 试题分析:A.容器①中参加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1mol×0.75Q/Q=0.75mol,则: 2A(g) + B(g)2C(g) 起始(mol):2 1 0 转化(mol):1.5 0.75 1.5 平衡(mol):0.5 0.25 1.5 ①中平衡常数K=(3×3)÷(0.5×1×1)=18,A项正确; B.由②中各组分物质的量可知,将1.6molC物质折算到左边,相当于加入2molA和1molB,与反应①是等效平衡,所以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1.5mol,反应掉0.1molC,反应吸热0.01QkJ/mol,B项错误;C.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氦气,体积不同,平衡不移动,平衡时A的转化率不变,C项正确;D. 根据上述分析,反应②逆向进行,反应吸热,若容器②保持恒容绝热,建立的平衡比原平衡温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则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大于2/3,D项错误;答案选AC。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等效平衡等知识。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问题、等效平衡、反应热等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等效平衡思想的应用,容器①、②反应为完全等效平衡,平衡时对应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结合A中计算分析②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是向哪个方向进行,判断②是吸热还是放热,再根据转化率计算具体的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时,将氨水与氯化铵溶液混合得到 c(NH3·H2O)c(NH4) = 0.1 mol·L-1的混合溶液。溶液中c(NH3·H2O)、c(NH4)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关系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W示溶液中c(NH4) c(H) = c(Cl-)c(OH-)

B.pH10.5溶液中c(Cl-)c(OH-)c(NH3·H2O)<0.1 mol·L-1

C.pH9.5溶液中:c(NH3·H2O)c(NH4)c(OH-)c(H)

D.W点所示1L溶液中加入0.05molNaOH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c(Cl-)c(Na)c(OH-)c(NH4) c(H)

 

查看答案

在探究SO2水溶液成分和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SO2水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SO2水溶液呈酸性

B. SO2水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SO2水溶液中含有SO42-

C. SO2水溶液中通入H2S气体,有淡黄色沉淀产生,说明SO2水溶液具有氧化性

D. KMnO4溶液中滴加SO2水溶液,溶液颜色褪去,说明SO2水溶液具有漂白性

 

查看答案

化合物C是制备液晶材料的中间体之一,它可由A和B在一定条件下制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A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B.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B中是否含有醛基

C.1molC分子最多可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C可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消去反应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合金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形成原电池,所以合金耐腐蚀性都较差

B.常温下,MgO(s)+C(s)=Mg(s)+CO(g)不能自发进行,则其△H>0

C.在NaCl和KBr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一定先产生淡黄色沉淀

D.加热0.1 mol·L-1Al2(SO4)3溶液,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酸性增强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升高温度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增大

B.由图乙可知,aKw的数值比bKw的数值大

C.由图丙可知,反应A(g)+B(g) 2C(g)是吸热反应

D.由图丁可知,反应C(金刚石,s)= C(石墨,s)的焓变△H=△H1—△H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