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从宏观来看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来看,下列变化不能说明发生了化...

从宏观来看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来看,下列变化不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变化时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形成

B.变化过程中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C.变化时释放出能量

D.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分子种类改变

 

C 【解析】 试题分析: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使用发生化学变化时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形成,正确;B.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所以变化过程中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正确;C.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会释放能量,反应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与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及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差大小有关,所以变化时不一定是释放出能量,错误;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分子种类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变化的特征及变化实质的关系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有一硫酸与硝酸的混合溶液,取出10mL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9.32g的沉淀;滤液与4.0mol满分5 manfen5.comNaOH溶液反应,用去35mL碱液时恰好完全中和。试求:

(1)混合液中H2SO4、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

(2)另取l0mL原混合液,加入3.2g铜粉共热时,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多少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可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0.1 mol·L-1的盐酸中,写出与盐酸反应最慢的金属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生成NH3·H2O,从而验证NaOH的碱性大于NH3·H2O,继而可以验证Na的金属性大于N,你认为此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下图装置可以验证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满分5 manfen5.com(加热及夹持仪器省略)

(3)实验室中提供药品浓硫酸、浓盐酸、Na2S、Na2SiO3 MnO2、CaCO3,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S;装置A、B、C中所装药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S>C>Si,则A中加_________,B中加Na2CO3,C中加_________ ,则观察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来研究硫酸和硝酸的性质。

满分5 manfen5.com

实验一: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块很小的铜片,再加入2 mL浓硫酸,然后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把一小条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放入带有单孔橡皮塞的玻璃管中。塞紧试管口,在玻璃管口处缠放一团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给试管加热,观察现象。当试管中的液体逐渐透明时,停止加热。待试管中的液体冷却后,将试管中的液体慢慢倒入另一支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放出112 mL气体(标准状况),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

2)试管中的液体反应一段时间后,b处滤纸条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待试管中反应停止后,给玻璃管放有蘸过品红溶液的滤纸处微微加热,滤纸条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A为注射器,B为两端长短不等的U形管,C是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D处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K1K2是止水夹。

满分5 manfen5.com

1)实验时,为在D处收集到NO,以便观察颜色,必须事先在A中吸入一定量的空气。然后__________K1(“关闭”或“打开”),从U形管左端注入稀硝酸,当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以确定U形管中空气已被赶尽。

2)然后给装置B微微加热,在装置D处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证明D处聚集的是NO而不是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现象观察完毕,关闭止水夹K1,打开止水夹K2,在重力作用下,U形管右端的红棕色混合气体被酸液压入NaOH溶液中吸收,消除了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

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其中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KNO33C+S满分5 manfen5.comK2S+N2↑+3CO2

(1)上述反应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上述反应生成物中,属于非电解质的物质____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物质      

(3)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 mol氧化产物,消耗KNO3的质量为  __      (保留1位小数)。

(4)黑火药爆炸后气体产物中有一种能造成酸雨的物质,它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能使溶液生成Mn2+而使紫红色退去。

①气体产物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利用下图装置检验气体产物中的CO气体,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中出现黑色的Pd沉淀,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