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

(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检测次数

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

第一次

KCl、K2SO4、Na2CO3、NaCl

第二次

KCl、BaCl2、Na2SO4、K2CO3

第三次

Na2SO4、KCl、K2CO3、NaCl

 

(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                次检测结果不正确。

(2)在检测时,为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首先,向溶液中滴加          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然后,继续加入过量的该溶液,其目的是               

第三,再向溶液中加入过量              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第四,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          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10分)(1)二(1分) (2)HNO3(1分),检验CO32-的存在(1分);除尽CO32-; Ba(NO3)2(1分)检验并除尽SO42-(2分); AgNO3(1分);检验Cl-(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因氯化钡与硫酸钠在同一溶液中不共存,所以第二次检测结果不正确; (2)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可用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但因碳酸根可产生干扰,故必须先用硝酸检验碳酸根并将其除去;氯离子的检验用硝酸银溶液,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但硫酸根对其检验有干扰,必须先检验硫酸根并将其除去。故顺序为:第一,向溶液滴加稀硝酸,其目的是检验碳酸根离子,第二,继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其目的是除去碳酸根离子,第三,再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确定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考点:考查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名师点晴】物质的检验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试题综合性强。本题在确定溶液的组成时,首先要保证所确定的溶液中的溶质必须保证能在同一溶液中共存,也就是所确定的溶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R·x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在25℃时ag晶体溶于bg水中,即达饱和,形成V mL溶液,则下列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00a(M-18x)/MV

B.饱和溶液的密度(a+b)/ V

C.25℃,R的溶解度100a(M-18x)/(bM+18ax)

D.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a(M-18x)/(a+b)M

 

查看答案

有Mg、Al、Fe、Cu四种金属,若两两混合26 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H2 11.2 L,此混合物的可能组合最多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查看答案

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中Cl,消耗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上述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

A. 6:3:2           B. 1:1:1              C. 9:3:1           D. 3:2:1

 

查看答案

0℃和101KPa条件下,13g某气体与8gCH4的分子数相同,则该气体在相应条件下的密度为

A. 0.58 g/L          B. 0.29 g/L         C. 1.16 g/L           D. 0.714 g/L

 

查看答案

测得C2H4与氧气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4.5倍,可知其中C2H4的质量百分比为

A.25.0%    B.27.6%    C.72.4%     D.75.0%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