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5分)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

(15分)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满分5 manfen5.com

可选药品:浓硝酸、3 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

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

                                              

(2)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装置②的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若①中消耗铜片12.8g,产生的氮氧化物与O2完全反应转化为硝酸,试计算消耗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           L。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绿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第1问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5分) (1)3 mol/L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 (2)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3)将NO2转化为NO;3NO2+H2O==2HNO3+NO; (4)2.24L (5)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6)A、B、D. 【解析】 试题分析:(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后边连接的收集NO气体的装置,根据物质的性质: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所以③中试剂是3 mol/L稀硝酸;④盛的浓硝酸,由于浓硝酸反应会产生NO2,该气体是大气污染物,应该用强碱溶液稀释,所以⑥中盛放的药品是氢氧化钠溶液。(2)装置①中Cu与浓硝酸反应反应产生硝酸铜、NO2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3)装置②的作用是用水将反应产生的NO2转化为NO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NO2+H2O==2HNO3+NO;(4)若①中消耗铜片12.8g,n(Cu)=12.8g÷64g/mol=0.2mol,产生的氮氧化物与O2完全反应转化为硝酸,根据电子守恒可知消耗O2的物质的量是:n(O2)= (0.2mol×2)÷4=0.1mol,所以标准状况下体积为V(O2)=n∙Vm=0.1mol×22.4L/mol=2.24L。(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6)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若溶液变为蓝色,证明是溶解了NO2所致,若溶液颜色不变化,证明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正确;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绿色变化,若变蓝色,证明硝酸铜的质量分数高所致,正确;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对溶液的浓度变化无影响,错误;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若观察到溶液的因素绿色加深,证明是溶解NO2所致,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化学性质的方程式表示、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0分)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元素的非金属性(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                W(填“强于”或“弱于”)。

(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 L的甲气体与0.5 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R的含氧酸盐只有一种,则该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              

 

查看答案

(10分)实验室制取SO2的反应原理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

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

转化率=满分5 manfen5.com

二氧化硫熔点(℃):-72.7,沸点(℃):-10

三氧化硫熔点(℃):16.8,沸点(℃):44.8

满分5 manfen5.com

(1)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气体左右的方向)是

                                                (填各接口的编号)。

(2)实验时甲仪器的作用是                                 

(3)从乙处均匀通入O2,为使SO2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时Ⅰ处滴入浓硫酸与Ⅱ处加热催化剂的先后顺序是                                         

(4)Ⅳ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5)用n mol 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后,称得Ⅲ处增重mg,则本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                

 

查看答案

(15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针对表中的①~⑨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填写序号不得分):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族

2

 

 

 

 

 

3

 

 

 

4

 

 

 

 

 

 

(1)⑦元素的离子半径     S2-(填“﹥”或“﹤”)写出⑩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        ;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填元素符号)比较③与⑥的氢化物,      更稳定(填化学式

(2)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3)比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的酸性强(填化学式);用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证明    

(4)实验室制取②的氢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②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与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写出④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原子半径:W>Z>Y>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比Z弱

C.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较Z的弱          

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的熔点最高

 

查看答案

根据下表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12

0.104

0.066

主要化合价

+2

+3

+2

+6、-2

-2

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度为L<Q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